用雷鋒精神灌溉文明之花!
婺城舉行紀念雷鋒誕辰78周年活動
“今天是新的開始。”北苑小學五(2)班的小同學鄭晶楠語氣嚴肅認真,眼神也充滿著堅定。她告訴記者,以后的每一天,她都會積極地向雷鋒學習,看到地上有煙頭就伸手去撿,發現有紙屑也立馬清理,回家也會勸導爸爸不要亂扔煙頭,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十分感謝曹榮安爺爺,這次活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我要向他學習!”
是什么讓鄭晶楠有這樣的感觸?原來,12月18日是雷鋒誕辰78周年紀念日。為了慶祝雷鋒誕辰,今天上午,雷鋒文化館的志愿者們趕了個大早前往北苑小學,與該校同學們一起以樸實而隆重的方式紀念雷鋒同志,傳承雷鋒精神。
“我們都是聽著雷鋒的故事,在學做‘小雷鋒’的號召下長大的。時代在改變,但不為一己私利,為公共事業做貢獻的熱心腸不能變。所以,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將雷鋒精神帶到了這里。希望小朋友們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將學雷鋒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結合起來,小手拉大手,一起為美好家園而努力!”小朋友口中的曹爺爺正是雷鋒文化館的館長曹榮安,也是本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告訴記者,舉辦本次活動還為了號召小朋友們小手拉大手,從而動員更多的市民朋友做到垃圾不亂扔、煙頭不落地,從小事入手,從點滴做起參與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隊伍當中,“學習雷鋒精神,要真學、真懂、真信、真做,用小手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文明,也用奉獻讓我們的人生感到更快樂!”
活動中,該校相關負責人動情地表示,學習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并寄語該校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做文明行為的倡導者,做不文明行為的勸導者,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雷鋒文化館的志愿者們還為學校20位“學雷鋒”優秀少先隊員頒發了獨具特色的獎品——2019年雷鋒文化館年歷畫及《雷鋒連環畫》。(記者賈佳)
志愿者展“大”愛!這個暖心瞬間拉起婺城文明線
近段時間,這樣一張照片刷爆了金華市民的朋友圈:在市區一個十字路口,一名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拿著勸導牌,用擺成“大”字的身體將準備闖紅燈的數名老人攔了下來。這一幕,被過往行人拍下,并傳到了朋友圈,引發廣泛關注。
經多方核實,記者了解到,這張照片里的志愿者是婺城區檢察院的小伙子于方正。12月12日早晨7點20分,于方正正和其他幾名同事在迪耳路與后城里街交叉口進行文明勸導。當綠燈只剩最后幾秒時,一群從一輛城鄉公交車上下來的大爺大媽快速地沖了過來。看到這個場景,于方正立馬伸出雙臂,把身體擺成一個“大”字,將這群準備闖紅燈的老人攔了下來。在隨后等待綠燈的間隙,于方正也沒有閑著,一直在向這群老人解釋闖紅燈的危害,以及相關交通規則。直到綠燈亮起,小伙子才180度轉身,用勸導牌攔下右轉彎車輛,為大爺大媽們平安通過斑馬線保駕護航。
事實上,當天并不是該路口的志愿者們第一次碰到這幾位老人。據了解,11月初,婺城區檢察院干警就在志愿勸導執勤中發現了這個情況。原來,這些老人是到附近一家店鋪體驗電子理療床的。老人們并非不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基本規則,但為了爭搶為數不多的免費床位,他們選擇“爭分奪秒”,因此經常顧不上路口的紅燈。
“一個多月來,我們每天都在用方言積極與他們交談,講解最基本的交通規則。”于方正說,“文明引導先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用對方的思維來達到管理的目的。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勸導。”令于方正欣慰的是,經過他和同事們一個多月的耐心勸導,這群心急的老人已經開始發生變化,“紅綠燈前自覺了很多”。
除了最美“大”字,婺城檢察院的干警志愿者們還為婺城帶來了許多暖心瞬間。12月6日上午7時左右,天空正下著綿綿細雨。正在文明勸導的志愿者突然就聽見一聲碰撞,只見一名老太太被一輛三輪車撞倒在了斑馬線上。志愿者趕緊上前詢問得知,這名老太太是為了追趕先行通過的同伴,不小心闖了紅燈。當時,三輪車綠燈左拐,因老太太突然快速躥出,雨天路滑來不及躲避便撞了上去。
“老太太被撞得起不了身,天又下著雨,我們志愿者就‘分工合作’,安排一人安撫受傷的老太太,給她撐傘免得她淋雨著涼;另一人報警,同時幫沒帶手機的三輪車騎車人聯系家人前來幫忙處理。其他人繼續進行文明勸導,避免再發生意外。”事后,為老太太撐傘的志愿者丁夏維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的情況。當天,婺城區檢察院的志愿者一直陪著老太太,直到交警趕到后聯系上老太太的家屬,并幫她叫了救護車,才安下心來繼續忙碌。無獨有偶,當天下午,該路段又發生了一起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相撞的事故,志愿者們同樣迅速上前伸出了援手……
“那時候我們也沒想很多,事情發生了,身為志愿者就要上前幫忙,整座城市的溫度就是這么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我們想要一個文明有溫度的城市,就要學會去付出。”丁夏維說。的確,不管是“大”字型攔住闖紅燈老人的于方正,還是在雨天為車禍老人撐起一方晴空的丁夏維……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拉起文明線,用微薄的力量溫暖冬日的婺城。(記者賈佳)
暖心瞬間男子突然暈倒路人接力施救
12月18日上午9:30分左右,在火車站出口處,一名50歲左右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手提行李箱走往火車站公交站點方向走。突然,只見這個男子腳下一軟,丟下手中行李箱,面朝天空,身子發抖,緊接著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地昏倒在地。
就在這緊急時刻,正在火車站南廣場維護車容車貌的婺城公交司機丁杰急忙跑了過去,扶著男子的身子大聲喊:“你快醒醒、快醒醒!”看情形不對,丁杰又馬上掏出手機撥打110報案,并撥打120急救電話。這時運管局執勤人員以及附近社區的志愿者都紛紛前來幫忙,有的來扶,有的買來糖果,往男子的嘴里塞。
直到救護車到達現場,大家還不忘和醫護人員進行對接,把現場發生的病情狀況告訴醫生。看著120救護車和110警車駛離現場,大伙兒才松了口氣。
據悉,參與急救的人來自各行各業,但是救助過程愛心接力不分你我。正因為有了大家的熱心,才讓冬日里的婺城顯得格外的有溫度。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這位中年男子通過急救已經轉危為安。現如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每天上演在婺城大地上的暖心故事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記者陳俊通訊員包燕燕)
點贊!又一個暖心瞬間溫暖了冬天里的婺城
“這些都是小事。老人家出門在外摔倒了,我們當然得扶!”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面對著這個事關利益與道德的問題,來自婺城的這幾名志愿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事情是這樣的。12月18日中午11:20左右,來自婺城區婦計中心的幾名志愿者正在玫瑰園社區開展志愿活動。巡街時,他們發現有一名年邁老人趴倒在老年活動中心門口。年紀那么大了,為什么會趴在那兒呢?想想不對,細心的志愿者連忙上前察看。這一看不得了,他們發現,“趴”在那兒的老人早已滿臉鮮血不能動彈。看到這樣的情況,幾名志愿者立馬分工合作,兩位志愿者利用醫務人員身份進行了緊急評估和簡單的創口處理,并陪伴在老人身邊,一位抓緊通知街道社區,一位急忙聯系120并詢問附近居民有沒有認識老人的,最后決定等待120的到來。
“老人已經九十歲了,掙扎著想要爬起來。”其中一名志愿者朱佳麗告訴記者,考慮到不知道老人如何著地,盲目地扶起來可能會導致二次傷害,但是又怕老人暈厥,在急救車到來的這二十多分鐘內,她與另一位志愿者寸步不離地陪著老人家,并時刻與他說話讓他保持清醒,“社區人員很快到了,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抓緊聯系了老人的親人。”在救護車到達后,志愿者與救護人員一起幫忙將老人抬上擔架,送往醫院救治。
“上前救助的時候沒有考慮那么多,只是覺得身為這個社會的一員,面對老年群體就應該出手幫助,尤其那天我們還穿著志愿紅馬甲。”談到這個令人感動的暖心瞬間,朱佳麗只是笑笑,她告訴記者,如果還遇到這種情況,她還是會選擇上前救助,“一個城市的溫暖來源于每個人的付出。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然而在婺城,還有千千萬萬個如朱佳麗這樣的人。他們用著一點一滴的愛,扮靚著城市的風景,也溫暖了冬日的婺城……(記者賈佳)
暖心滿分執法人員幫助走失兒童找回媽媽
12月18日下午3時許,在乾西湖頭綜合市場門口,路上出現一名哭泣小男孩正聲嘶力竭喊著找媽媽,當時路上車來車往,情況較為危險。正值文明城市創建期間,在湖頭綜合市場市場駐點的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干部邵曉軍、鄭燕一、張慧華發現這一情況后,一邊安撫小孩,一邊在周邊尋找小孩的媽媽。
執法人員邵曉軍回憶:“在詢問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孩只有20多個月,只顧得哭泣,無法準確表達,在通過對周邊村民的詢問中也沒有關于孩子母親的相關線索,大家都說不認識,很可能不是本村人。”于是執法人員撥打110電話求助警察,并對小孩進行情緒安撫。經過執法干部和周邊群眾的安慰,小孩情緒漸漸穩定后睡著了。隨后在長達1個多小時的尋找中,執法人員始終幫助民警耐心地收集群眾所提供的信息。
最后還是周邊群眾表示認識孩子的母親,隨后才將孩子媽媽找回。孩子母親表示,自己在附近買東西時,兒子不小心跟丟了,自己也很著急。見到兒子后,這位媽媽熱淚盈眶連聲說“謝謝!謝謝!我兒子今天幸虧碰到了市場監管的大好人和人民警察,否則后果不敢設想。”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