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鐵路金華站南站房及南廣場啟動重建以來,經過整整4年時間的建設,目前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昨日,記者在金華火車站北站房候車大廳看到,雖然南站房還處于施工狀態,并不允許進入,但南北候車大廳已連接在了一起,施工人員們正在做著最后的收尾工作。據了解,鐵路金華站南站房將于2018年12月28日開放,2019年1月5日恢復普速列車的辦客業務。屆時,鐵路金華站將從一個普通車站轉型升級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和服務于金華市區、蘭溪、永康、武義等地居民,進一步提升都市區的城市能級。
南北連通鐵路金華站全面升級
2014年底,滬昆高鐵杭長段開通,鐵路金華站高鐵北站房及北廣場同步啟用,金華由此跨入高鐵時代,至今一晃近4年。這期間,許多南來北往的旅客總感覺金華高鐵站廣場局促,站房面積小,停車不方便,而這次南站臺的啟用,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相關資料顯示,金華站由南北組合而成,北站房及候車室約1.1萬平方米,目前已進入竣工倒計時的南站房及候車室約1.9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南北合攏后,金華站站房將達到3萬平方米。此外,南站房站前廣場地下換乘大廳、出租車場站及社會車輛停車場等面積也大幅增加,達6.45萬平方米。從倍增的數字中,不難想像金華站全面建成后的規模和氣勢。
走進金華站南站房高大氣派的高架候車大廳,可以看到,新建的南站房與北站房“一脈相承”,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依然以餐飲為主,一些快餐店和便利超市正在緊鑼密鼓的裝修當中。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根據規劃,鐵路新金華站按“南北組合、高架候車、分層疏解”進行架構。其中,高架南側為普速列車候車區,北側高架為高速列車候車區,高鐵普鐵實現同站同大廳候車。金華站全面建成并啟用后,南北高架候車大廳合二為一,車站一共設有10個乘車臺面和通道。其中,1~5號通道為普速列車,6~10號通道為高鐵動車,兩者各占一半。停辦了22個月的普速列車也將恢復辦客,在鐵路客運中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
得知這個消息,在金華的務工人員吳師傅很高興,“我老家在貴州山區,高鐵沒辦法直達,金華站停辦普速列車這幾年,每次回家過年只能到義烏買票上車,實在很不方便,今年終于可以從金華站走了,太好了!”
記者了解到,2017年3月1日起,鑒于金華站南站房拆舊重建的需要,所有途經的普速列車停辦客運業務。市區僅金華南站保留了20多趟從溫州始發的普速列車辦客業務。2018年春運最繁忙的時候,很多中西部地區的務工人員返鄉,都要分流到義烏或衢州搭乘普速列車。
南站房啟用之后,普速列車在金華站恢復辦客,將給乘客帶來更多選擇,一方面票價更實惠,可以節省旅行費用,二是部分長途方向,車次比高鐵更多,三也能有效緩解和便于春運乘客的需求。
此外,記者看到,在金華站南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正在加緊金華始發站點的建設,并在南廣場地下換乘大廳預留了對接通道。
配套齊全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除了站內全面升級,圍繞“美麗、便捷、高效”的目標,站內外相關配套設施的布局也更加合理。 據了解,新建后的鐵路金華站南廣場地面分三大區域,西側為快速公交BRT站場,中部為景觀廣場,東側為常規公交站場。南廣場設有多個地面出口通道,供抵達金華站的旅客出站,根據不同需求換乘快速和常規公交。
從上往下看,南廣場地面由迪耳路、五一路、進站匝道、鳳山街組成逆時針單向的進出站交通環線,出租車、社會車輛到達進站口后,乘客下車進站檢票,車輛則迅速駛離。在南廣場及周邊,初步安排15條公交線路,配套服務鐵路旅客出行,其中10條為金華站始發線路,5條為途經線路,基本覆蓋城市各個方向,確保旅客走得順暢和便捷。
南廣場地下一層設有旅客出站通道、出租車候車區、部分社會車輛停車泊位。其亮點有三:一是從配套商業、旅游功能設施出發,計劃設置金義綜保區跨境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方便過往旅客購物;二是預留了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的接口,實現鐵路和軌道交通兩種方式無縫對接,方便旅客同站同層直接換乘;三是設置了充電樁,方便將來電動汽車、共享汽車停車充電。地下一層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換乘中心,旅客驗票出站后,高鐵普鐵同站自動扶梯上下換乘、公交車上到地面廣場換乘,其余如軌道交通,汽車客運、出租車等均在地下一層實現同層換乘。
南廣場地下二層為停車場,停車泊位總數將達到743個,是目前北廣場75個地下停車泊位的10倍左右,將大大緩解場站停車難矛盾。
本著暢通客流的目的,鐵路金華站建設過程中,在站房東側專門新建了一條連接南北廣場的地下社會通廊。該通廊寬10米、長170.3米,由中鐵四局承建,便于不進站的旅客和群眾從地下穿越股道站場,往返南北廣場。
可以預想到,隨著南站房和南廣場的啟用,金華站將最大限度地滿足鐵路金華站打造綜合性交通樞紐的需要,方便各種交通方式在此零距離接駁換乘。此外,工作人員提醒,金華站北進站口從1月2日0點起暫停使用,屆時旅客進站請走南進站口。
景觀提升周邊環境愈發美麗
鐵路金華站作為金華未來的綜合交通樞紐區和重要的城市窗口,無論是沿街房屋立面,還是周邊道路網,全部都要有機更新,才能與綜合樞紐區的要求相適應。根據這一要求,相關部門擬定了雙龍北街區域改造總作戰圖,其中,雙龍北街區域改造沿街立面綜合整治工程由婺城區“五改”工作指揮部負責實施。
據婺城區“五改”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雙龍北街是金華城市“三縱三橫”框架性道路中的重要“一縱”,也是鐵路金華站與城市聯系的最主要道路,區塊內既有沿街店鋪,又有商住兩用房和自建房,很多房屋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存在立面材質老舊、銹蝕臟亂,窗戶玻璃顏色不協調,空調外機無遮擋,廣告牌尺寸不一等問題。
本次改造范圍北起迪耳路,東到五一路,南到人民西路,西至鳳山街兩側的沿街建筑及雙龍北街兩側的沿街建筑,包括建筑外墻立面、沿街廣告位、空調遮擋、綜合管線改造等內容,共涉及60幢建筑、2800戶住戶,總計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按照建筑的建造年代和新舊程度將建筑分為重點改造、一般改造及簡單輕改三大類。重點改造包括對建筑的塔樓和裙樓進行整體整治,梳理建筑體塊關系,塑造城市輪廓線,整理空調機位,立面材質換新,裙樓立面做法與整治協調,增強裙房基座感,店鋪整改,店招位控制。一般改造和簡單輕改次之。
由于該項目體量大、任務重、時間緊,項目從5月份啟動以來,區領導召集相關部門積極謀劃改造工作,按照統一規劃、分段實施、協同推進的原則,推進整體改造工作。項目共分四個標段實施,目前,四個標段已基本完工,進入最后收尾階段。
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后的雙龍北街區域與鐵路金華站“金色客廳”的設計理念相輔相成,以簡潔、時尚、大氣的現代風格為主,立面效果豐富,色調以米黃色、白色和灰色搭配為主,全新的面貌也為金華站“錦上添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