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8年,對于白龍橋鎮新昌橋村的居民而言,意義非凡。今年來,在新昌橋村兩委的帶領下,該村堅持黨建引領,集中精力謀發展,在黨建示范帶建設、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均取得階段性成果。看著煥然一新的新農村,家家戶戶的居民都笑開了花。
重民生“巧干”天然氣進村入戶
“幾年前蓋房子的時候就想接裝天然氣,可惜條件不允許。現在用上了天然氣,既安全、又經濟實惠,還是挺讓人高興的。”作為白龍橋全鎮第一個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村,新昌橋村村民徐大哥臉上的幸福溢于言表。
據了解,自新農村開始建設以來,為方便后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更好地開展,新昌橋村兩委班子決定在村里先行鋪設天然氣管道。事情雖好,可實施起來卻遇上了不少困難。面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村支部書記柯建康、村委會主任崔汝尚二人帶領村中黨員成立工作小組,堅持在施工現場蹲點監督,一方面減少施工的疏忽;另一方面積極與村民溝通解釋。“干部們跟村民算了筆賬,用天然氣的費用比使用其他能源花費少,長遠來說,這次投入的費用只要過個幾年就節省回來了。后來‘雜音’也少了,大家都說就這樣辦。”柯建康說。
思想統一了,施工進展非常順利。從5月份開始施工,截至11月中旬,全村的天然氣管道已經鋪設完成。使用天然氣的好處顯而易見,村民都很踴躍,全村400來戶幾乎全部用上了天然氣,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重發展“實干”基礎設施日新月異
民生事實卓有成效,村容村貌也不忘提檔升級。2018年以來,新昌橋村兩委圍繞婺城區“做美大郊區”的戰略目標,不斷凝聚區委區政府“擔當趕超婺城圖強”的共識,重點打造“白沙溪生態廊道”風景線。
走到新昌橋村口,遠遠地就能看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八個大字熠熠生輝,村里的“白沙攬勝”黨建示范點也正在施工中。近年來,新昌橋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爭取了很多項目:道路“白改黑”、文化禮堂修復、鄉愁記憶館、白沙溪生態廊道項目、白沙溪城防工程、旱龍堰水毀修復工程……項目落地需要資金支持,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資金短缺,全村老百姓慷慨解囊,從新昌橋村走出去的鄉賢們也在村莊建設過程中出錢出力,有力推動了各項工程平穩有序展開。
如今,村道“白改黑”、文化禮堂修復、鄉愁記憶館、白沙亭、長生亭、生態洗衣房、旱龍堰水毀修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都已經如期竣工,通過驗收,精品村建設、白沙溪生態廊道項目、白沙溪城防工程等工程正在平穩有序地進行,黨群發展力不斷增加,新昌橋的基礎設施日新月異。
重團結“齊干”兩委班子凝心聚力
說起黨支部書記柯建康,村里老百姓無不對他稱贊。在項目施工現場,經常能看到柯建康的身影,或是現場指揮協調施工,或是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村里很多工作剛開展的時候,總會有部分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柯建康就帶隊一遍一遍地做工作,不厭其煩。
今年,村兩委決定對村中的外立面進行改造,把村民家原先破舊的墻體進行修復的同時對中間進行鏤空設計,為村容添色。然而,很多村民卻擔心墻體的安全和私密性問題。“房子也和人一樣,既要注重內在裝修,又要注重外在修飾,至少外人看起來要舒服。”柯建康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最終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現在,不僅墻面煥然一新,家家戶戶還裝上了監控,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村主任崔汝尚也非常積極地配合柯建康完成村中各項工作,不管是現場監督施工,還是到村民家做工作,崔汝尚和柯建康總是齊心協力。這對好搭檔在新昌橋的“擔當趕超婺城圖強”中,在“鄉村振興”中凝心聚力,戰斗力極強,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