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寒冷冬雨帶來的蕭瑟不同,安地鎮梅溪旁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橫幅懸立,彩旗飄揚,身披雨衣的工作人員忙得熱火朝天。原來,這里正在舉辦“花滿婺城·暢享碧水”暢游仙源湖梅溪活動,來自金華,蘭溪,武義,義烏,建德的5個冬泳協會成員將在這里與清澈的梅溪溪水“零距離”接觸,見證婺城區“五水共治”新成果。
精心打造,展現安地之美
“通過污水納管,關停養殖業,加上河長每天巡河,清除河面垃圾,加強宣傳,村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安地鎮黨委副書記顏祥和說道。如今,安地的母親河重新煥發了往日的美貌容顏,也吸引了一批冬泳愛好者們的到來。
為了順利舉辦這次活動,安地與婺洲冬泳協會的工作人員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起來,搭設換衣棚,熬煮姜湯,現場制作桂花糕,可謂是煞費苦心。最出人意料的還是昨夜的那場大雨,給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只見那梅溪河面上,漂浮著許多的枯枝敗葉,工作人員乘坐皮筏,拿著網,一點點地打撈水域上的漂浮物。“這是梅溪舉辦的第一次冬泳活動,我們要把婺城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希望以后能吸引更多的冬泳愛好者前來享受五水共治帶來的成果”,顏祥和說。
婺州冬泳協會會長周春有表示,跟我在其他地方游過的河流相比,梅溪的水是最好的,這也是我選擇這里的原因!皝砹,來了”,迎接的人員大聲喊道。一輛輛大巴的駛入,打破了安地小鎮的寧靜。一批批冬泳愛好者的到來,給這片青山綠水增添了幾分不一樣的景致!拔覀兟犝f梅溪的水質很好,就組織了大家來冬泳。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啊!蔽淞x的冬泳愛好者說道。品嘗著新鮮出爐軟糯的桂花糕,聞著桂花的香氣,欣賞著安地的自然風光,冬泳愛好者說:“我們一定會游出風采,不辜負工作人員們的辛苦工作,不辜負這片美麗的山水。今后,我們也會多加宣傳,將安地的好山好水展示給更多人,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安地游玩!
游出風采,親近婺城山水
活動的喧鬧聲漸漸吸引了村民們的注意,即使是雨天,村民們也紛紛踏出家門,一看究竟,不一會兒,橋上、岸邊就站滿了人。只見從換衣棚中走出一個個身著泳衣泳褲的“泳士”,在岸上熱身完畢后,用腳試探溫度,慢慢地踏入水中。他們用溪水拍打著胸脯,發出一聲“我冬泳,我健康”的口號,然后一躍潛入水中,激起千層的浪花。相對于男士的粗獷,女士們的入水更加的溫柔。她們邁著小碎步,向更深的地方移動,輕輕地掬起一捧水,從脖子上任其流淌,還時不時地擺出造型,引得在場觀眾拍手叫好。女士們雙腳用力往前一蹬,便出發了。
一個來回,共要游400米。第一組出發的團隊相較于其他人,游得更加困難。他們需要扛著協會的旗幟,擔當起領頭羊的作用。在水中,雖然移動緩慢,但他們還是發揮團隊精神,輪流扛著旗幟,完成了這次挑戰活動。村民們注視著梅溪溪面時而上浮,時而下潛的冬泳健兒,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半m然聽說過冬泳,但真正見到時,那種刺骨還是讓身上一涼,不禁打個冷顫,他們是勇士,”安地的村民說。
“這是在水中憋氣憋的,也是運動量太大,熱的!钡谝粋上岸的冬泳愛好者摸著通紅的臉說道。沖完澡,換上衣服,喝上一杯溫暖的姜湯,程大哥說道“冬泳很爽,這要靠每日堅持的訓練,一年365天,我300多天都要游。冬泳可以鍛煉人的肺活量,一冷一縮,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冬泳愛好者們以頑強的毅力,挑戰冬日的嚴寒,發揚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倡導保護環境、健康生活的理念,號召全民參與治水、護水,共建婺城和美家園。
老少傳承,弘揚體育精神
冰冷的冬雨密集地打向江面,卻依然澆滅不了冬泳健兒們投入到這場盛會中的熱情。你看,他們一個個正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身穿藍色沖鋒衣的洪仕超老爺子精神矍鑠,硬朗的身子骨在寒風細雨中挺得板直,聊起與冬泳的緣分,他會心一笑。“說來很巧,我與冬泳結緣卻是要感謝一只雞”,他向記者擠了擠眼,神情有幾分調皮,“2009年4月,當時和朋友約在義烏的一家農家樂吃飯,那家店有一道燒雞的特色菜,為了吃到它,大家需要等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做什么呢?正巧,農家樂的湖邊有人在冬泳,我就加入了進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一晃兒十年過去了!
說起對冬泳的評價,洪仕超老爺子不僅有感激,還有對自己十年如一日堅持游泳的自豪,“不說其他的,這十年來,我就沒感冒過,一次都沒有!泵鎸χ車藢ψ约河怖噬碜庸堑馁澝,他謙虛地說“都是運動帶來的,其實在冬泳協會里我的年紀還不算最大,你看老蔡,今年已經78歲了!彼赶蛞晃徽谧鰷蕚溥\動的老人,臉上寫滿了欽佩。
而在冬泳協會里,年紀最小的大概要屬雷建軍13歲的兒子了。今年39歲的雷建軍有著游泳愛好者典型的倒三角身材,猿臂蜂腰的他一眼看去就充滿了力量感。但是,幾年前的他身材可并沒有如此完美,他指了指如今平坦的小腹,說道:“之前我也算是有大肚腩的人,后來借著冬泳的水磨功夫,終于瘦身成功。”談及家中的那位“小會員”,他放心地說:“兒子喜歡冬泳這項運動,我們自然大力支持,冬泳不僅是一種極佳的體育鍛煉方式,更是發揚了體育人‘勇敢、堅毅、團結、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需要我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科學運動,倡導環保理念
若要說起冬泳協會中的“紅人”有哪幾位,在場的馬建軍師傅必然名列其一。他可是能在白沙溪中赤手空拳抓住幾斤重的大白鰱,名符其實的“浪里白條”!八荒暌稳俣啻巍,周圍人紛紛贊嘆道。一年游三百多次?稱之為發燒友也不為過了吧!面對周圍“戰友(游泳協會會員們之間的昵稱)”的夸獎,馬建軍顯得有幾分靦腆,“沒有沒有,我只是空閑多,所以游得多。”
馬師傅家住金華城北,幾乎每天中午都要驅車40多分鐘前往白沙溪參加冬泳。被問及一年堅持游泳320多天的秘訣時,他說:“因為我們有協會,如果是我獨自一人,有時面對下雨下雪也會打退堂鼓,這時候協會成員們就會相互鼓勵,一起堅持下去。協會的朋友們有的會在早上六點出發,趕在上班之前游一波,都很努力!
“冬泳帶給我很多”,馬建軍堅定地說:“所以我們冬泳人也想借助這項運動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理念。冬泳不僅包含了堅持不懈,不懼艱苦的精神,還寄托著科學環保的理念。”他向記者展示了身邊的救生浮球,“泳友們都很嚴謹,游泳必須帶上‘跟屁蟲’,水溫十五攝氏度以下只游十分鐘,十五攝氏度以上游半小時,宣傳的是安全健身,科學健身的理念!标P于環保,他說:“我們從不會在游泳場地使用洗發水沐浴露,也號召大家能一起保護水環境,有人游泳的水流,大家還忍心去污染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