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浮橋復興街拓寬區域又有一戶同意簽約!”日前,婺城區上浮橋征遷清零工作人員俞秀玲向指揮長報告。自2018年11月下旬婺城啟動上浮橋征遷收尾“清零行動”以來,工作組攻堅克難,至昨日簽約率達98.9%。
位于市區燕尾洲東北部的上浮橋區塊,2017年10月啟動征遷,至2018年1月,大部分村民簽訂征遷協議。此后由于種種原因,征遷一度停滯。上浮橋村里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已拆和待拆的房子參差交錯,復興街拓寬工程在此也由六車道變成兩車道,被市政府公布為蝸牛工程。
2018年11月下旬,婺城區啟動“清零行動”,由13位區領導牽頭,從各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11個工作組,對前期協議未完善的40多戶、未簽約的15戶攻堅克難,全面做好簽約、騰空、拆除各項工作。
當天,行走在上浮橋征遷區域,工作人員小趙介紹,“清零行動”剛開始有幾戶連門也不讓進,他們只能在格柵門外講解征遷政策。這里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交錯在一起,而國有土地上的房子是下個階段征遷的,因此拆除的時候要小心翼翼。途中,四名工作組成員在做一戶未簽約戶的思想工作,他們已經和他反反復復談了40多天。他們回到征遷指揮部常苦笑著搖頭:“完全不在同一個頻道。”
上浮橋社區的黨員干部被充實到各個工作組,起到了很好的溝通橋梁作用。社區黨總支書記應小剛,在這次征遷中只有母親一人享受安置政策,屬于相對“吃虧”的。但他覺得,不能和人家比,而要算算房子升值、環境提升等大賬。有不理解的居民,看到他上門甚至說:“你還來干什么,你可以回家賣紅薯了。”他不抱怨不放棄,一趟趟上門,讓農戶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他說,只有讓他們了解政策、理解大局,最終才能妥善解決問題。
認真聽取百姓的訴求和心聲,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工作組力求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我們談話這個地方,一沒有監控,二沒有錄音,三沒有電子設備。但是你可以錄音,我對我講的每一句話負責。”“俞老師你既然這么說,我也肯定不錄音。”這是俞秀玲和一名未簽約戶談話的開場白。坦誠的態度贏得了信任,兩人一談就是三個多小時,這名兩年前為了保房子辭了職的戶主在這次談話后答應簽約。
接下來,工作組將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握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政策到位,程序到位,確保政策的剛性、嚴肅、透明;強化政治意識、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堅決遏制非法侵占國家利益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黨員干部發揚好作風、弘揚正能量,樹立廉潔高效形象,為上浮橋征遷收尾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