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方婕)今年,婺城融媒體“兩會”報道再次發力,通過電視、報網、微信、客戶端等媒介,實現快速、全面、深入呈現“兩會”盛況,滿足了百姓的不同需求。因此,連日來,百姓參與婺城“兩會”的熱情高漲,更借助多元化、移動化的傳播方式,在全區掀起了一股“兩會熱”。
“我感覺這兩年的‘兩會’,自己也當上了‘代表’‘委員’。自從知道可以從‘婺城新聞客戶端’和‘婺城發布’這兩個平臺實時知曉婺城每天的新鮮事,我就會時常關注。特別是‘兩會’,跟我們老百姓的關系密切,所以這兩天的開幕直播我都沒有錯過。”蔣堂鎮開化村的周先生平時在永康上班,只有周末回家。他說,由于“五水共治”“垃圾分類”“美麗鄉村建設”等舉措,深感家鄉變化之大,令他“生怕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發展的步伐了”。他坦言,“兩會”可以讓他了解婺城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以及新一年的前進方向,所以他每天都會通過新媒體實時關注。
與周先生不同,白龍橋鎮雅蘇村的蘇大爺今年83歲了,不會操作手機,耳朵也不太靈敏,但他還保持著看書讀報的習慣。“我在報紙上看了‘兩會’的新聞,有代表提出要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這個議案真的說到我心坎里了。我們老年人平時‘毛病’比較多,如果真的實現了,對我們來說就更方便了,希望黨和政府能多出臺一些惠民便民政策。”蘇大爺滿懷憧憬地對記者說。
家住江北盛世天成小區的夏女士一家喜歡在吃完晚飯后圍坐在一起,一邊看電視一邊話家常。“現在用推車帶寶寶出門不太方便,經常會遇到臺階和路障,我覺得這方面可以提升一下。”“對,這跟殘障人士的需求相同,可以加大無障礙設施的投入。”看到在播報“兩會”內容的“婺城新聞”時,一家人瞬間進入角色,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建議,好一派火熱場景。
在大家通過各種媒介看“兩會”的同時,婺城新聞傳媒中心的融媒體工作者也正在后臺堅守與努力著。即使加班到深夜,他們也毫無怨言。大家紛紛表示,“兩會熱”的背后是婺城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人民生活邁向幸福安康。在這樣美好的時代,能夠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當好老百姓的“傳聲筒”,架起“兩會”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他們感到無比自豪,也很有成就感。同時,在這場盛事中,婺城新聞傳媒中心的融媒體工作者們還得到了個人成長。老采編提高了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的能力,經驗不足的新記者也在前輩的指導下得到了業務上的快速成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