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兩會”即將落下帷幕,婺城百姓熱議“兩會”的氛圍卻方興未艾。除卻基礎社會保障,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婺城百姓開始念叨起各自手頭的“生意經”,希望借助政府宏觀調控之力,積小流而成滄海,壯大婺城經濟。
程燕從事茶花苗木業已有十余年,目前在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內經營著一處茶花園,大面積開展茶花苗木種植,對接湖南、北京等地銷售渠道,開展苗木銷售。她提出,目前原生茶花種植周期長,墊資成本大,但在苗木市場供不應求,投資風險低,回報率高。當下金華茶花產業不景氣,如果政府可以引導苗農保留嫁接技術,合理種植分配,綜合長短期投資,多品種育苗,并打包引入“綠色金融”,這將為金華茶花苗木業注入強大動力。另外,茶花是金華的市花,她希望,政府可以領銜整合茶花后加工產業,充分挖掘茶花文化,利用茶花切花、花瓣、枝葉、根莖等副產品,增加茶花苗木種植業的副經濟。
王海智經營著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和兩家魚產品主題餐廳。目前,他已自主研發形成成熟的泥鰍育苗及養殖技術,并恢復了“金華酥魚”的烹飪技藝,嘗試以“門店帶動基地”的模式運營水產品產業鏈。他提出,由于當下物流發達,外來運入的水產品體量大,金華地區水產品市場供過于求,魚類價格普遍偏低。金華本地出產的水產品品質高,但缺乏價格競爭力。他認為,品牌化運營是高品質水產品經營的必經之路。然而,對于大多數水產品經營者而言,這是一塊明顯的短板。他希望,政府可以牽頭主導,組建一個框架,打好“抱團”牌,創辦統一地域品牌,將婺城優質水產品納入旗下,以珍珠店的形式進行統一推廣,讓優質水產品走入金華百姓家,走出大金華。
季平是“林中燕”家政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早期,乾西鄉移民村剛剛搬遷落戶。為解決鄉民下山就業問題,婺城區政府在社區內組織了現場招聘會,還通過政府購買舉辦了家政服務培訓,引入了來料加工業務渠道,同步引導建成“林中燕”家政服務中心。起初,“林中燕”運營態勢向好。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林中燕”開始面對優質家政服務人員流失、來料加工員工不穩定、家政服務對接平臺缺位等發展瓶頸。去年,季平從原法人代表處接手了“林中燕”。他希望,政府能對下山移民扶持項目給予持續的進一步關注,給予相關政策及智力支持,為山民致富再“支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