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曉芬)5月13日下午,全省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暨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大會在杭召開。區委書記蔡艷在主會場參會并從省領導手中接牌,區領導黃國鈞、楊壽根、鐘春宏、唐劍剛、陳麗萍、陳旭日在婺城分會場參加會議。
會上,婺城首次獲評美麗浙江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工作考核優秀縣,并再次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縣“大禹鼎”。這是婺城治水工作通過五年長期不懈努力,繼2017年首奪“大禹鼎”后,再次獲得這個代表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榮譽。
以“大禹”命名的大禹鼎是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綜合性獎項。大禹鼎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讓愛水、護水、治水人仰望的旗幟,承載著大禹精神之重、責任之重、發展之重、民生之重。
2018年以來,婺城區按照省、市、區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中央城市黑臭水體專項督查為契機,統籌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美麗河湖建設等重點工作,凝心聚力、創新突破、攻堅克難,全力將婺城打造成“生態標桿區”。
全面打響“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戰。完成金輪、印染小區2個生活小區省級“污水零直排區”任務;完成瑯琊鎮省級“污水零直排區”任務;完成集鎮污水管網新建改造6.86公里;完成雨水管網建設2.297公里;完成提標改造管網4.06公里;完成10條背街小巷改造。
全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莘畈溪成功創建市級美麗河湖;洪源溪、長湖、乾溪、桐溪、漪溪等5條不穩定、不達標支流,通過綜合治理,水質均達到考核要求;1-12月,60個鄉鎮支流交接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58個占96.67%,達到五年來最好年平均水質;金華江沈村出境斷面為Ⅲ類水質,達到年終考核目標。
抓實治水長效管護工作。依托三級河長制,全面建立“湖長制”,共設置湖長49名,湖長公示牌108塊;通過對標自查、交叉檢查、上級督查等方式,在全區全面開展“比學趕超”督查競賽。
深入推進防洪排澇保供抓節工作。完成2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躍進水庫、成功塘水庫);完成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32處;完成雨水管網建設2.297公里;完成清淤排水管網50公里;改造“一戶一表”0.005萬套;完成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20處。
河長履職管理亮點紛呈。建立河長星級管理制度,將河長履職與“五水共治”重點工作相結合,對河長實行“差異化賦分、量化考核、年末評星”,健全河長履職考核評價體系,有效激發各級河長履職積極性。通過打破區域壁壘,實行城市內河同流域“共建共管共考核”。建立白沙溪、長湖、回溪等18條重點河流三級河長微信工作群,縮短各級河長間的溝通距離。
2019年,婺城區按照“1234”治水思路,緊扣治水工作重點,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力爭治水工作有亮點、出成效,鋪陳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之美,展現出婺城的江南水鄉畫卷。“1”即實現一個目標:所有干流穩定在Ⅲ類及以上水質,重點支流穩定在Ⅳ類及以上水質,剿劣不出現反彈。“2”即突出兩個重點: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和開展美麗河湖建設。“3”即打造三大亮點:深化河長星級管理制度,打造“污水零直排區”樣板區塊,打造兩條美麗精品線。“4”即實施四大專項行動:全區污水清零行動、美麗河湖建設行動、城鄉水環境提升行動、全民愛水護水行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