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區委書記蔡艷率領區四套班子領導及各鄉鎮(街道)、部門和國企主要負責人赴義烏考察,深入學習義烏在深化改革開放、產業平臺建設、產業鏈招商、和美鄉村建設、鄉村旅游開發、農業標準地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的好經驗、好做法,促進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創新、能力再提升,賦能“擔當趕超、婺城圖強”。
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林毅,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長王健,義烏市領導陳秀仙、斯建民、季金甫、陳小忠、何若偉、傅春明、朱有清、賈文紅、吳偉興、王迎等陪同,婺城區領導黃國鈞、朱利群、張茹先、楊壽根、徐妙芳、王建中、杜建明、潘國東、陳旭輝、賈恒飛等參加考察。
向義烏學什么?區委書記蔡艷強調,值得婺城學習的是:義烏致力改革發展理念新、手筆大、干勁足,高起點謀劃、高水平建設、高效率運作;義烏廣大干部思想解放、敢于創新,真抓實干、勇爭一流,那股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上午,婺城區黨政代表團首先來到光源科技小鎮考察。規劃面積2.99平方公里的光源科技小鎮以半導體光電產業為特色,重點打造信息光電產業和智能制造兩大主導產業。考察交流中,義烏充分發揮“市場+制造”優勢、以“增量選優”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以“存量提質”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等做法給代表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啟示,認為義烏在培育高端制造業、全產業鏈招商、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等方面值得婺城學習借鑒。
走進后宅街道李祖村,代表團成員一路察看村容村貌,一邊聽取義烏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和和美村建設等情況介紹,大家對義烏在和美鄉村建設中引入國企等投資主體、堅持黨建引領、強化規劃設計、奔跑招商引項目和強化業態植入等做法給予肯定。
在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工作人員介紹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創建“無證明”城市取得的成效。聽取情況介紹后,大家表示要積極學習義烏“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無證明城市”改革等經驗做法,讓更多的改革紅利轉化為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市場競爭力。
下午,婺城區黨政代表團來到佛堂鎮平望村,考察學習農業“標準地”建設工作。今年3月,義烏市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業“標準地”改革,制定了投入產出、設施裝備、安全環保、面積年限、帶動效益等5項控制性指標,將耕地分成三類進行分類管控和發展利用。該項改革舉措的實施,讓種糧大戶吃下定心丸,很好解決了農業“低小散”問題,也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土地畝產效益。
在義烏國內公路港物流中心,代表團一行進現場、看規劃、問進展,詳細了解項目發展定位、主要業態、功能區塊布局和萬畝千億產業平臺規劃建設等情況。項目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手筆投入讓代表團一行感受了義烏改革開放成果,增強了婺城發展使命感、緊迫感。
在陸港電商小鎮,婺城區黨政代表團一行聽取了小鎮基本情況介紹,詳細詢問了規劃運營、功能布局、配套服務、園區黨建等情況。考察中,小鎮構建網絡化黨建架構、推廣規范化經營模式、開展特色化園區活動、推行專業化工作服務等做法,讓代表團成員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每到一處,代表團成員無不為當地規劃引領的高起點,投入建設的高標準,打造項目的大手筆所折服。隨后,代表團一行來到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瞻仰陳望道故居,觀看了陳望道生平照片和珍貴藏品,重溫“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
蔡艷表示,義烏是一本博大深邃的改革開放“教科書”,非常值得婺城干部學習、領會、踐行,希望大家以義烏為榜樣,學習義烏在推進改革開放和大平臺大項目建設方面的大格局、大視野、大胸懷,學習義烏開放包容的胸襟氣度、敢想敢做的精神、充滿激情的工作作風,學習義烏干部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通過“學轉型、提能級、促發展”,讓義烏經驗、做法、理念、精神在婺城大地開花結果,更好更快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天之行雖然短暫,卻收獲滿滿。通過此次考察學習,代表團成員被義烏改革創新的舉措、擔當實干的魄力和善作善成的境界深感震撼。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考察學習增進了認識,找到了差距,開闊了視野。接下來,將結合工作實際,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科學謀劃,切實拿出項目招引、改革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真招實招,以新擔當新作為創造一流業績,全力推動“雙城”戰略落地成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