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白龍橋鎮(zhèn)順利完成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工作,由原來的56個行政村調整到38個,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鄭崗山村給出了漂亮的答案。
今年以來,鄭崗山村圍繞區(qū)委“雙城”戰(zhàn)略的決策部署,牢牢抓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按照黨建強、發(fā)展強、干部強、風氣強、紀律強的“五強”標準,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舉措,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新村融合發(fā)展的勢頭越來越猛。
今年三月,鄭崗山村確定為白龍橋二類黨建示范點建設村,鄭崗山村黨支部書記鄭文杰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一個多月來,他一直在和村兩委謀劃村上的黨建示范點建設工作。“討論得起勁的時候會忘記時間,兩委會經常開到晚上十點多。”鄭崗山村兩委為了黨建示范點建設花了很多心思,“大家都挺累,但是沒有怨言,畢竟是為自己村里做事情。我們鄭崗山村兩委的戰(zhàn)斗力還是比較強的。”
鄭崗山村由原鄭崗山村、西園村合并而成,新村合并以來,鄭崗山村兩委為了加快秀美村建設,帶領全村75名黨員開展危舊房拆除工作,面對部分不理解政策的村民,鄭文杰發(fā)動村中黨員,成立“危舊房拆除工作小組”,召開全體黨員大會,會議決定,先將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的危舊房無條件拆除,剩下的再由危舊房拆除工作小組做工作。小組成員按各自親屬關系,從自己關系最密切的親朋好友開始做工作,勸解鼓勵他們拆除危舊房。截至5月,累計拆除危舊房超2000平方米。
“村干部不僅要苦干實干,更要有大格局、高站位,思想上要走在前列,老百姓才會聽你的號召。”說起自己的工作經驗,鄭文杰頭頭是道。2011至2017年,他曾擔任鄭崗山村委會主任,2017年至今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任職期間,鄭文杰帶領村兩委成員謀而后動,調研先行、摸清家底。考慮到當前鄭崗山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該村召開兩委會討論,決定通過整合村上150畝的山林資源和閑置土地,來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前,我們村只有幾萬元集體經濟,很多事都干不了。現(xiàn)在,通過資源整合已經有20多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可以為村里做更多事情了。”
近年來,鄭崗山村啟動了新房改造項目,村莊面貌得到了較大改善。新房雖然蓋好了,但是在道路、用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上較為薄弱,村民生活有諸多不便。新村合并后,村兩委便迅速行動起來,一是為村民家中接入雨污分流管道,將管道接入全區(qū)統(tǒng)一的截污納管中;二是建設配電房,為村民家中接入兩相電,降低了村民的用電成本;三是將新房周邊的道路進行硬化,方便村民出行。
此外,為響應區(qū)委“花滿婺城”的號召,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鄭崗山村兩委還提出“花漫崗山”的戰(zhàn)略目標,先后組織人員為村里20多戶房屋粉刷赤膊墻,粉刷面積超3000平方米;在鄭崗山進村口、村道等地種上更多的茶梅、毛娟、常春藤、月季……讓嬌艷芬芳的花漫出鄭崗山。截至目前,鄭崗山已有美麗庭院示范戶63戶,此外,還有164戶也在努力打造示范戶中,鄭崗山的“顏值”直線上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