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婺城如一位裹上盛裝的母親,綠蔭夾道,鮮花綻放,繽紛五彩。闊別故鄉的游子聞著花香從千里之外紛至沓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余年,無數婺城兒女奔赴大江南北、異國他鄉,磨礪出耀眼的人生光華。如今,婺城舉辦首屆發展大會,如一封溫暖的家書,召喚游子匆匆回鄉的腳步。
1
近鄉情更怯
天氣晴朗,深秋的暖陽照著婺城新城區洋洋灑灑的噴泉景觀,清亮靈動。一首《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響徹萬泰公園大道。近了,近了,他們匆匆而來,為了“花滿婺城”的共同夢想。
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了這次相聚,他們推掉了緊張的工作安排,連夜奔赴機場,落地又急急趕往酒店,濃重的黑眼圈爬上臉龐。推門而入,滿是疲憊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終于到家了。
“2019婺城首屆發展大會”簽到臺前,親切的問候,溫馨的告知,周到的安排……一扭頭,迎面撞見親友期盼又欣喜的目光,一雙布滿皺紋的手夾帶著暖意握了上來。現場合影,當場洗照片,在這個人人“隨手拍”的年代,久別重逢的人們拿到新洗的照片,竟露出了如孩童般的歡喜,因為這份特殊的情誼。
圍坐茶席,閑話家常,一盞盞好客茶溢滿家鄉四季熟悉又美好的香氣,從早春、盛夏到初秋。無論在外多久,不管普通話里染了京腔、津味或是其他,鄉里鄉親想聚首,一張口都是越地溫軟的鄉音。
“太久沒見了,忍不住聊到了凌晨。”傅翼俊說。年少離家,遠去北方尋找商機,90后的他在保溫材料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夜以繼日的勤奮,讓他比同齡人少了許多與家人相守的時光。晚八點的飛機,早早就接到親友等待的消息,從西安到義烏,而后由聯絡員驅車送往入住酒店,一路上歸心似箭。久別重逢,一個擁抱,一盞茶,再加一席家常話,便是最好的安慰。
2
故鄉新風貌
李惠民告訴記者,他是16日早上乘坐最早的那班高鐵從上海趕回來的。一回來就先去了中心醫院的放射科門診,為家鄉的人們看診。像這樣每月一次的特殊門診,李惠民已經堅持了十年。李惠民是一名肺結節放射診斷權威專家,現就任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雖身處大都市,卻從未想過留下來。“這個城市雖然繁盛喧囂,卻始終不屬于我們。”鄉音裊裊,揮之不去的鄉愁開始在心底緩緩地發酵、積聚、最終噴發而出,于是,循著本心,他回來了,懷著他的赤子之心,帶著他厚積薄發的醫學技術,在婺州大地上發光發亮。
因為醫術的精湛,李惠民常受邀去全國各地開展講座。就在今年10月份,他接到北京醫藥教育協會分管的中國肺癌教育專家委員會的邀請,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分享。
李惠民表示日后還是會繼續發揮專長,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希望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環境保護,提高水標準,從而減少疾病指數。
金騰川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一名教授,14日下午歸來,距離上次回鄉已經有四年多了,家鄉的變化讓他驚嘆。“以前的馬路都是很窄的,現在卻變得這么寬了,發展真快啊。”金騰川感慨道。
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都在安徽,很少回來,這次收到邀請,很是欣喜。他說近幾年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契機,想發揮自己的專長,給大家科普關于疾病免疫的一些干預手段。金騰川說:“時代越往后發展,要越重視知識與科技。”
陳平富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文獻情報中心的主任,是15日下午專門從北京趕回來的。陳平富感嘆:“現在家鄉人民的服務意識比以前提高太多了,整個城市也變漂亮了,馬路上一個塑料袋的影子都看不到,金華發展的很好啊。”
陳平富平日里喜歡研究古生物化石,他說通過研究發現,可以追溯到人類的起源,感覺特別神奇,也特別有意義。
陳平富告訴記者:“這個專業總體而言還是有點冷門,他很希望未來在金華各大院校也能開設這個專業,這對開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提高文化素養是很有幫助的。”
游子回鄉梓,唯恐歸來遲。身雖在天涯,心卻近尺呎。不管離家多遠,歲月如何更替,也不管身處何地,近況如何,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家鄉的一份牽掛。
3
婺城新機遇
國內各界精英匯聚婺城,此次發展大會無疑將為婺城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婺城發展”也成為眾鄉賢聚首時不得不談的話題。共同的祝愿,把婺城兒女的心凝聚在一起。
徐祖茂于1949年出生在印尼。那年,父母抱他在膝上聽著廣播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此后每隔數年,父母都會相攜回到婺城雅畈石楠塘村祭祖。縱然輾轉海內外,一份婺城情始終牽動著他的心。
“這次回鄉,我感到親切又振奮。”徐祖茂說。熱火朝天搞建設,全民參與創文明,他看到了家鄉欣欣向榮背后的努力,讀到了家鄉人民歡迎親友歸來的熱情。故土之上,有人跟他談起5G甚至6G,說起多層次城市空間設計,聊起智能化無人化研發……這些國際前沿科技成為這座江南小城里百姓熱議的焦點。得益于自己輾轉多地而形成的語言優勢,落地金華當天,他受邀為一位華人在婺城的商務洽談做了翻譯。
今年年底,徐祖茂將完成婺城電動工具面向印尼的電商銷售平臺的搭建。在他看來,婺城惠企政策越來越具體可操作,這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培育更好的營商環境提供了杠桿。
吳志根是白龍橋鎮人。周五晚八點,他落地婺城,與親友促膝相談至深夜。作為環保技術領域企業的負責人,他關注到婺城的污水處理和垃圾分類。他將與相關人士分享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各國在這些方面探索的經驗,在合適的契機之下,為污水及垃圾的終端處理提供一定的支持,期待在婺城開展環保相關業務的合作。
范起衛是湯溪厚大村人。在酒店報到后,他便回鄉參加“白菜節”。厚大“高腳白”做出最原汁原味的“爛松菜”,“爛松菜滾豆腐”撩動了多少湯溪人敏銳的味蕾,喚起了多少道不盡的鄉愁。他說,婺城作為金華的主城區,城市化建設如火如荼。如何在助推城市化進程的同時,做好古村落生態保護,是他此次回鄉最關注的話題。他希望集結所在各商會會員之力,為婺城發展添磚加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