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彭麗莎、通訊員朱偉華)11月20日,婺城區羅店鎮西吳聯村花卉苗木展示展銷中心創建2A級旅游景區提升改造工程施工項目通過“婺城區限額以下不見面開標系統”成功實施了“不見面”開標。
當日,遠程“不見面”開標室里只有一名招標人、兩名浙江展圖招標代理工作人員進行操作、一名行政監督工作人員監督、一名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現場見證、兩名公證處公證員現場公證,41家的投標人在各自單位通過“不見面”開標系統參與投標開標,解密所有投標文件過程耗時不足5分鐘。15分鐘后評標結果及時公布,投標人即輕松完成了此次投標活動。
“以前要抱著厚厚的投標文件去現場,就算人在外地也要趕回來到現場參加開標。現在好了,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參加投標,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還能為公司省下一大筆交通費、印刷費。”本次中標單位浙江興達建設有限公司的朱經理高興地說。
據了解,這是婺城區首次在限額以下工程項目實現全流程“不見面”開標的成功案例,標志著金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婺城區分中心從“現場開標”轉入“線上開標”,流程控制從“人跑”轉為“數據跑”。
圍繞“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婺城區分中心在提高工程建設招投標質量上狠下功夫,扎實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交易中心依托互聯網,從限額以下建設類項目著手,選取市政建筑試點,通過技術手段完成交易中心軟件和互聯網的對接,實現投標人無紙化“在家投標”,專家無紙化評標,招標人無紙化招標,真正實現“一次都不跑”,打通了全流程電子化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高招標的質量和效率。
這與傳統的開標模式相比,優勢在哪?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險峰介紹,招投標推行“不見面”開標,一方面,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經相關部門測算,可以節約交易費用80%以上,減輕投標人負擔,同時交易服務機構的管理、場地再造成本也會明顯壓減,交易效率顯著提高。通過多點并發、同步解密投標文件,交易時長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不見面”開標使得投標人徹底擺脫了地域限制,可在本地同時參與多個項目的投標活動,促進了市場競爭。再者,還能夠精準打擊圍標串標。全程線上操作,步步留痕,能夠隔離投標人之間的串聯,斬斷投標人與專家評委線下接觸的可能,有效杜絕腐敗行為。
據了解,下一步,金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婺城區分中心將分階段有序推廣招投標領域全流程網上開標評標,實現電子化操作全方位、全階段、全覆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