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靜姝)為深入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關部署要求,以優良的黨風政風促社風家風,構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凝聚力量推動清廉婺城建設走深走實,近日,婺城區組織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集中觀看大型廉政婺劇《愛蓮說》首演,進一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
金華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郎文榮,市紀委宣傳部部長傅衛紅,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沈俊峰,區四套班子領導蔡艷、黃國鈞、朱利群、張茹先、楊壽根等,區人武部政委、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及其他在職副處級以上領導,區直屬各單位、區屬企事業單位、各鄉鎮(街道)領導及班子成員,區紀委監委全體班子成員,各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巡察辦主任、副主任和各巡察組組長、副組長以及各參會領導家屬到場觀看了演出。
伴隨著絲竹管弦聲,婺劇《愛蓮說》拉開了序幕。周敦頤,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婺城區蔣堂鎮開化村是周敦頤后人的聚居地,開化周氏以《周氏家訓》引領著家族世代崇清崇廉,傳承著先祖周敦頤出塵離染的精神品格。婺劇《愛蓮說》正是以周敦頤生平事跡為藍本,講述了周敦頤任廣東轉運判官期間,聽聞端州硯礦塌方死傷數人,當地官員瞞而不報,遂微服私訪,在微服私訪期間,發現端州知州杜咨利用職權限制百姓采制權、苛扣救災款、低買高賣端硯,并從中謀利等罪行。在國法與人情之間,周敦頤堅持秉公執法,保持廉潔本色,最終為民除害,就像《愛蓮說》中的花中君子——蓮花一樣,“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褻玩”。
清廉婺劇《愛蓮說》的創排是婺城區紀委監委推出的“正氣清風揚婺城”系列活動之一,由婺城區紀委與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陳美蘭新劇目創新團隊合作創排而成。在劇中,創作者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歷史,觀照現實和未來,結合周敦頤克己奉公、務實守拙的從政理念,潔身自愛、守潔重節的處世思想,以及周氏世代清廉的家風家訓文化,穿插官場中面對國法與人情的艱難抉擇,輔以親情、友情、愛情的交織,生動刻畫了周敦頤懲治貪腐的廉政故事,并以婺劇的形式,真實、生動、深邃地詮釋《愛蓮說》這個穿越千年,為人們喜愛的文學經典。
該清廉婺劇以精致的服裝造型、華麗的舞美制作、動人的戲曲旋律、精湛的表演技藝,精彩的故事情節,打造了一場廉政文化的視聽盛宴,再現了歷史人物周敦頤的清廉事跡,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達了百姓對清正廉潔父母官的崇敬與支持。
演出現場氣氛高漲,掌聲不斷,觀看演出的觀眾們被劇情深深吸引,周敦頤剛正不阿、廉潔奉公的道德品質感染了在場的黨員干部。演出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在戲劇中得到的啟示轉化為實際行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守牢廉潔清正的底線,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做一名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黨員干部。
蔡艷指出,該劇以藝術形式,還原周敦頤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的道德品質,用時代精神激活婺城廉政歷史文化,教育領導黨員干部以赤忱愛民、清政愛民的周敦頤為榜樣,進一步增強遵紀守法廉政自律的意識,鑄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推進清廉婺城建設深入開展。
就深化清廉婺城推進戰,蔡艷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意識,把忠誠、擔當、干凈書寫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過程中,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錘煉政治品格,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希望家屬要當好“廉參謀”“廉內助”,積極支持三清理一規范的工作,做到零參與,維護家庭和諧幸福,用親情監督構筑防腐倡廉的家庭防線;三是通過優秀清廉文化作品,不斷豐富清廉文化內涵,打造崇廉尚廉的社會氛圍,為推動雙城戰略走深走實提供堅實的保障,為共建都市區貢獻婺城新的文化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