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偉炎、通訊員周玉南
2019年,婺城區全面唱響“擔當趕超、婺城圖強”主旋律,“雙城”戰略開局起勢,各項工作顯著提升。回首這一年,我們奮勇拼搏,“五朵金茶花”競相綻放;我們砥礪奮進,“六大幸福城”惠及民生。今天起,《今日婺城》開設專欄“精‘采’2019”特別報道,匯聚力量,共建“雙城”。
初冬時節的婺城,暖陽高照,景色宜人。漫步美麗鄉村、城市社區,處處可聞花香,處處可見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在這一張張幸福笑臉的背后,是婺城著力構建“平安婺城·幸福城”邁出的堅實步伐。
讓群眾共享平安幸福,正是打造“平安婺城·幸福城”的目標所在。翻開婺城平安建設成績單,一個個鮮活的數字讓人眼前一亮:7次躋身“中國最安全城市”30強,9次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連續1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平安區”。省平安辦發布2019年7月份各市、縣(市、區)平安指數,婺城區以97.84分位列全省89個縣(市、區)的第一名……這些成績的取得,進一步擦亮了“平安婺城·幸福城”的底色。
“平安婺城·幸福城”作為“平安婺城”的升級版,為何能成為婺城的一張金名片?在實踐工作中,有哪些獨辟蹊徑的創新舉措,百姓又有哪些期盼?連日來,記者走街串巷,近距離感受婺城的平安幸福,探尋這座幸福城背后的平安密碼。
幸福故事:“雪亮”工程守護溫暖家園
“現在小區里不僅有物業工作人員巡邏,還有眾多攝像頭替我們‘看家護院’,心里踏實多了!”居住在白龍橋常青新城小區的居民徐文有提起“平安婺城·幸福城”,稱贊黨委政府又為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
走進小區視頻監控室,只見監控視頻呈現著小區各個角落的實時畫面。“共有19棟居民樓,此前因為技防、人防等措施不到位,居民防范意識薄弱,小區里不時發生盜竊案件。”小區物管負責人萬國平說,得益于“雪亮”工程的實施,該小區新增了10多個探頭,監控室24小時專人值守,同時開展夜間巡邏,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攀升。
目前,婺城加快推行信息技術與平安建設全面深入融合,打造覆蓋城鄉、整體聯動、信息共享、功能齊備的視頻防控系統(即“雪亮”工程),形成了“封閉成環、匯聚成網”立體防控網絡;城市技防覆蓋率達到100%,全區98%以上的村居實現視頻監控“村村通”。
如果說“雪亮”工程是為百姓群眾安裝了一道安全屏障,那么,315個民情民訪代辦站構建的服務網絡,就像另一道“雪亮”的明燈,照映在群眾的身上,讓群眾真正體會到“暖在心上”的獲得感。
“微笑辦、暖心辦、我來辦、馬上辦”……走進城西街道民情民訪代辦站,墻上這些標語格外醒目。翻看臺賬資料,家庭糾紛、鄰里糾紛、醫患糾紛……可謂包羅萬象。作為城西街道首個民情民訪接待站,自今年3月成立以來,這里已調解糾紛390余起,成功率超98%。
做深做實民情民訪代辦,推進“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全面加強“全科網格”建設,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總結推廣“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加快推進出租房智能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設等智慧安防工程……一系列平安建設的路徑做法,切實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引領“平安婺城幸福城”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幸福手記
一朵金茶花,千年幸福城。生活在婺城是幸福的、平安的,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然而,歲月靜好、平安幸福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守護、負重前行,他們可能是像張路前、宋園春一樣調解矛盾糾紛的“民情民訪代辦員”,可能是社區民警和網格員,也可能是無處不在的平安志愿者……
可以說,平安、幸福是百姓對安居樂業的美好期盼,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支撐,更是建設“平安婺城·幸福城”的題中之義。當然,讓“平安婺城·幸福城”落地成景,是一個不斷深化的動態過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打造“平安婺城·幸福城”,沒有局外人,全區上下一定要以“雙城”戰略為統攬,堅持理念機制創新、方法手段創新,共建共享基礎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平安婺城·幸福城”。
幸福聲音:生活在婺城真幸福
張警祥(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平安幸福,是民生所盼、發展之基。婺城區把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社會治理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從單一治理向多元治理,從粗放治理向精細治理,從碎片治理向系統治理轉型,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婺城·幸福城”,加快打造縣域治理現代化的婺城樣板。
葉偉榮(川豐律師事務所律師):法治與平安,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希望黨委政府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平安婺城·幸福城”,積極發揮法治對平安建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社會更加安定有序,不斷鞏固和深化平安建設的成效。
徐文有(市民):近年來,婺城社會平安和諧態勢不斷鞏固向好,特別是“平安婺城·幸福城”建設,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攀高,社會更加安定和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節節攀升,享受到的平安和幸福越來越多,生活在婺城真幸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