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我母親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近日,在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一樓大廳,當事人張女士的兒子向民警連連道謝。
事情要從12月8日說起,市民張女士來到城中派出所向民警求助,稱其在市區某醫院附近以500元一斤的價格購買了6斤“蟲草”,后經考證此“蟲草”是別名為土蟲草的地蠶,零售價大概是二三十元一斤。
張女士介紹,她有家屬剛好在住院治療,本就想著買點冬蟲夏草給家屬補補身子,又碰巧看到路邊有人在賣“蟲草”。由于外觀相似,加之價格比起市場價便宜不少,便花費人民幣3000元買了6斤。“我聽他介紹說是土蟲草,以為是更好的冬蟲夏草。”回憶起事件始末,張女士忿忿地說。
拿上剛買的“蟲草”,張女士隨即返回醫院,詢問醫生如何使用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才得知此“蟲草”并非冬蟲夏草,而是地蠶。雖然也是草藥,但是功效卻不同。當張女士再次走出醫院,卻再也找不到賣“蟲草”人的蹤跡。
了解情況后,城中派出所民警立即啟動“陽光坐席”機制,對當天的監控進行查看,鎖定目標小販后,通過調查其行動軌跡并開展走訪詢問工作,最終確認了小販身份信息,同時迅速啟動陽光聯席機制,聯合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對小販開展聯合查處工作。據了解,售賣給張女士的土蟲草是小販通過網購所得,最終,小販主動退回3000元還予張女士,并將網上購買的100斤土蟲草全部銷毀。
(記者周金權、通訊員楊佳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