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制》鄭紅建
庚子鼠年的春節,注定要成為幾代人的共同回憶,雖然這些回憶充滿了沉重。多年后,發生在這個春節的很多人和事兒都會被反復提及,不論官方,還是民間。
作為親歷者,我們能做的只是記錄下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以及切身的感受。在這個本應萬家團圓的春節,卻被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所突襲,在2020年的春節還未到來之前,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將這個假期進行了精心安排。誰都未曾料想在平靜如常的生活之下,潛伏著始料未及的突變。
當疫情的嚴重性被證實,各路的信息不停涌入、爭相更新。周圍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年初一晚上,就有消息在網上流傳,很多小區都采取了封閉管理措施,并且超市里的米面和蔬菜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搶購。
從大年初二開始,一向信息閉塞的農村氣氛陡變。有的村莊已經在門口拉上了警戒線,禁止外來車輛人員進入,但還只是個別,大多數村莊仍然沒有采取封閉措施,車輛一路暢通。到了初二下午,幾乎所有村莊都封閉了,有的在路口設卡攔阻,有的直接用一輛車堵住通往村莊的必經之路。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必須承認,對這個世界,還知之甚少,未知太多。我們一次次關注各地疫情的最新情況,因為那不僅是一串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個個因病痛飽受折磨的人和家庭。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普通人經歷的,是從戴口罩預防、勤洗手到各家各戶隔離,禁止一切聚會活動,感受足不出戶的日子。而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為支援前線的各地醫護人員,以及為他們做后備物資支持的民間臨時組織或個人,在這場戰役中越來越多地出現,努力地盡到各自一份力量。
病毒無情人有情。阻斷隔離傳染源是科學的防控方式,但隔離病毒,絕不意味著隔離人心。在殘酷的疫情面前,湖北人民最先成為受害者。對因各種原因留在各地的湖北人員,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地都體現了大愛,對滯留各地的湖北籍人員來說,他們依然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各地積極行動,由專業醫護人員為湖北籍人員提供防疫隔離指導,為他們解決“衣食住行”等切實問題。非常時期,讓遇到困難的同胞身安心安,不僅是一座城市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座城市大愛的充分彰顯。
我為自己是浙江人而驕傲,浙江這個溫暖的地方,面對湖北同胞,全省各地都給予了充分的關心愛護。無論是搭建“臨時的家”,還是一日三餐,微信“代購”送上門,還是早晚慰問、心理疏導……一系列舉措細致入微,為隔離觀察營造了良好環境,更讓遇到困難的同胞倍感溫暖,這樣的關懷之舉值得點贊,也是“所有人”為“所有人”負責的生動表現。
關鍵時刻的表現往往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大氣包容。在這場直面疫情的艱苦阻擊戰中,我們感動于舉國上下“民吾同胞,共渡時艱”的貼心關懷,振奮于“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同仇敵愾,鼓舞于“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最美逆行,更見證了“胸懷大局,沖鋒在前”的責任擔當。
雖然,病毒來勢洶洶,但眾志成城,我們無懼!
或許,這會是一場持久戰,但勠力同心,我們能贏!
從堅守在村口、街頭的黨員干部,到積極籌措保障物資的志愿者;從“若有戰,征必應”的醫護人員們,到那些主動請戰參與戰“疫”的老兵;從沖鋒在前一線執勤的民警,到不辭辛勞保障城市運轉的環衛工人,所有這些,匯聚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足以讓我們相信:這是一場必勝的戰役。
此刻,又有千余醫生護士,踏上去武漢的征程。從電視看到這些或高達或瘦小的身影,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醫務工作者,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職業。我們應該共同營造尊重醫生、愛護醫生的社會氛圍。
魯迅先生所言:那些埋頭苦干的人,拼搏硬干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祝福他們,祝福這個偉大的國家。
春已至,萬物生,人心正齊,勝利可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