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城東街道旌孝街,一塊印著“張錫容小吃店燒餅油條”的藍底黃字招牌掛在一間不起眼的小平房上,“三十年老店”5個紅字雖小卻格外醒目。
“我要燒餅夾油條,打包!”“給我盛碗咸豆漿,再來份燒餅油條”……早上7:30,張錫容的燒餅鋪正是最繁忙的時候,燒餅爐、油條炸鍋以及包子、饅頭蒸鍋前都已人頭攢動,店內座無虛席,老板娘帶著店員們打包、收桌、上餐、收銀忙個不停。張錫容則堅守在燒餅爐前,一邊給客人打包,一邊在往燒餅爐里貼燒餅,不一會兒便送走了一波客人。終于,買早餐的熱浪漸漸褪去,燒餅爐上的燒餅也所剩無幾,張錫容這才有空接受記者采訪。
張錫容今年52歲,22歲那年,他開始學做燒餅,學徒一個月后便自己出來做,這一做就是30年。“他很小的時候就到這條街上討生活,我們都是吃他的燒餅長大的。”一位住在附近的大叔在一旁笑著說,“他做的燒餅就是有味,我每天早上都要來。”張錫容聽了樂開了花,他說自己在改良燒餅的做法和口味創新上花了不少心思,現在做出來的燒餅不薄不厚,咸淡適中,色澤誘人,香脆可口,而且他自己開發的辣味燒餅也深受客人們喜愛。
張錫容燒餅美味的秘訣是什么呢?張錫容說,要想做出好吃的燒餅,面和的好壞是關鍵,先用開水將面粉和均,再加入適量冷水,然后加入頭天留下的老面攪拌,發酵半小時,這里熱水和冷水的用量跟室溫有關,用量全在張錫容幾十年的經驗里。發好的面要分袋冷藏,做燒餅前取出一袋,將少許小蘇打均勻揉進面里。攤面、刷油、加料、灑芝麻、切塊一氣呵成,張錫容拿起一塊,上下左右拉扯至合適厚度,兩面粘上水,迅速貼到燒餅爐壁上,3~4分鐘后,熱騰騰的燒餅就出爐了。
“做了30年的燒餅,在這里開店20多年,天天圍著爐子轉,周遭的一切都變了,吃燒餅的客人,有的已成家立業,有的年近花甲。”張錫容感慨道,仿佛只有他們夫妻倆的生活沒有變,凌晨3:30出門,下午2:00休業,每天做著同一份早餐。“如今兒子已經長大,生活已經沒什么壓力,但是燒餅還是會一直做下去。”張錫容用他的30年,守成了事業,守來了愛人,守護了家庭,也守住了金華的老味道。
(見習記者徐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