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日前,2020年婺城區“民工暖心幫”專場招聘會在萬泰公園大道舉行。據悉,此次招聘會現場,來自婺城區的120多家企業開展現場招聘,以制造業及服務業為主,提供崗位2000多個,包括普工、維修、物業、烹飪等多類工種,吸引婺城及周邊區域求職者到場應聘。主辦方還劃出退役軍人求職專區,為退役軍人提供精準服務。
一大早,“宮廷鹵味”招聘負責人蘇女士就來到對應的展位上。此次招聘會,蘇女士計劃招聘門店營業員若干名。她告訴記者,伴隨人們工作意向的普遍變化,門店營業員月薪5000+,卻一直是招聘的難點。與大多數餐飲及相關行業一樣,早中晚是門店工作的忙碌期,相對正常作息不規律,工作時間較長,工作環境相對潮濕擁擠。而當下,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薪資已然不是求職者關注的焦點,雙休、年假、零加班等工資以外的福利待遇反而是考量的重點。疫情爆發后,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未返崗,本地勞動力又存在需求摩擦,為招聘帶來了新的挑戰。
記者采訪了新城區范圍內的幾家制造業企業,目前普遍存在基礎工人招工難問題,伴隨“后疫情”時代企業生產規模急劇攀升,一線用工需求急劇增加,恰逢“十一”假期之后,部分一線員工流失,這場在新城區范圍內舉辦的招聘會主要導流本地戶籍及就近居住求職者,為后期人員穩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50多歲的鄭阿姨從事縫紉工作20余年,與幾位工友一同來到招聘會現場,希望找一份薪資4000+、不加班、離家近的工作。她告訴記者,自疫情爆發后,服裝外貿等行業經歷“雙循環”創新模式的洗禮,出現了新一輪的洗牌,優勝劣汰,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緊接著,效益好的企業出現了供不應求,不得不組織員工連夜加班,效益不好的企業則可能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年紀大了,熬不起夜了,想輕松一點,照顧好家里”,這成了結伴來求職的姐妹幾個的共同心聲。
53歲的洪根銀從事服裝銷售行業20余年,隨著網絡銷售的循序規范和火爆,他關了自家服裝門店,休息了4年。眼見家門口開起了招聘會,洪根銀心下思量,想找一份壓力不大的工作。
金華市錦程人才人事經理池佳表示,人才市場供求關系的摩擦已然不是以往圍繞薪資展開的博弈,工作環境、休假制度、員工關懷、企業文化等軟性配套成為用人單位競爭勞動力的籌碼。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開始對工作內容進行拆分,減輕單個崗位的工作壓力,進而適應新階段的員工組織體系的搭建。
據了解,經過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將擴大就業規模、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優先目標,來全盤考慮、統籌謀劃,目前,婺城區已形成政策推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幫扶援助就業、崗位開發保障就業的就業服務格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