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麗莎)“我從朋友圈里看到了這個采摘園,趁著好天氣和朋友過來游玩。沒想到果子和名字一樣,味道很不錯。”近日,在婺城區蔣堂鎮許里村的裕洲家庭農場內,來自白龍橋鎮的游客董賽群興奮地向記者推薦這款水果。
董賽群口中的水果就是“紅美人”柑橘,它以南香為母本,天草為父本,進行了雜交授粉培育而成的柑橘新品種,且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筆下的一位美麗女主角的名字,而命名為“紅美人”。成熟后,其橘瓣柔軟濃甜,汁液豐盈,入口即化,幽香回味,正如“著體便酥,柔若無骨”一般,一經問世便成為了柑橘中的佼佼者,被譽為柑橘中的“愛馬仕”。因此,“紅美人”深受消費者喜愛,相對應的市場價格也非常可觀。
在裕洲家庭農場內,70多畝柑橘園中陣陣濃郁的果香撲鼻而來,果樹上碩果累累,橙紅色的橘子躲藏在翠綠的樹葉中間,格外惹人注意,豐收的喜悅一觸即發。“去年開始有少量的掛果,今年是第一個大豐收年,預計有10多萬斤的產量,到了明年果樹再長大些,估計總產量可以翻一番,目前采摘價20元一斤左右!”農場負責人夏紅勇和記者算了一筆賬,難掩心中豐收喜悅,幾年來的辛勞付出終歸有了收獲。
蔣堂因富硒而出名,因特色農業而致富百姓。2017年,養殖生豬的夏紅勇放棄了養殖業,轉向種植業。這一舉動,不僅響應了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更是開拓了產業新前景。
同年,夏紅勇承包了一百多畝土地,修建起大棚、培育起果苗。經過網絡查詢、專家咨詢、市場調查后,他從四川引進了以“紅美人”為主的新興種類柑橘。經過幾年的培育,目前,部分“紅美人”已經進入成熟期,預計11月初將迎來大豐收,比露天種植提早成熟了半個月。原來,通過大棚種植不僅可以控制溫度和水分,提高糖度,最重要的還有保溫作用,大棚里的果實比露天的提早半個月成熟,且采摘期能延長至春節前后,豐收季長達三個多月。除此之外,夏紅勇還使用綠色有機肥和防蟲網,最大程度地保證果實的營養和口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此時此刻,沉甸甸的枝頭成為了夏紅勇甜蜜的“負擔”,廣大農民朋友成為了“甜蜜”的代言人。其實,在蔣堂鎮發展特色農業的村民還有許多,他們腳踏沃土,心懷夢想,追逐新生活。
2019年12月,蔣堂鎮被列為全省28個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創建對象之一,在未來三年內,將緊扣“主導產業強、生態環境美、農耕文化深、農旅融合緊”目標,加快打造特色產品、活躍鄉土經濟,實現以產興村、產鎮融合的發展格局。在這里,特色農業經濟成為了蔣堂百姓致富的捷徑,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眼下,行走在婺城區田間,金黃色的稻浪一浪高過一浪,水稻在田間舞蹈著,抖擻著豐收的自信。地頭,柑橘、柿子、甘蔗,一股股水果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這個金燦燦的季節,承載著農民對增收的無限信心,也充盈著他們心中最熾熱的希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