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 苑)日前,為期四天的長三角文博會圓滿落幕。“禾居文創”、“婺窯小鎮”等婺城代表性文創項目受邀,與金華其他14個項目組團參展,在這個高手云集的文博會上閃耀亮相,吸引了來往客商的關注。
花色百變的扎染布藝,形制精巧的舊式香囊,散發著清新的艾草香,呼喚著人們來到那個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年代。一個香囊寄寓一份祈愿,一份祝福,一份無言的囑托,伴隨一絲絲沁人心脾的草藥氣息,潤物細無聲一般流淌進人們的心田。
曾幾何時,勤勞的老農在婺南山區種植大片板藍根,送往山下的婺州染坊,染布制衣,供應全城百姓,名噪一時。光陰荏苒,這一縷清香古韻從人們的生活中遠離又歸來,成為新時代的文創載體。精致的扎染窗簾、溫軟舒適的墻布、鮮活靈動的扎染藝術擺件……紛紛成為眼下古典民宿裝飾圈的“弄潮兒”。
“禾居文創”負責人陳安妮介紹,此次展覽不僅網羅了不少圈內客商,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布貼畫等傳統布藝文創的交流。大家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為創作出更加驚艷的作品,嘗試更加貼合市場環境的運營模式,進而完善布藝文創發展體系而努力。目前,布藝文創已然融入日常家居、文化禮儀和文化禮品圈。
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婺州窯在遍布全國的各大窯口中脫穎而出,婺州窯鐵店村遺址在各大窯系中是少有的國家級文保單位。2700多年前,婺窯從溫潤古樸的婺鄉生活中走來。取土制坯,采石為釉,輔以化妝土工藝,燒土為瓷,嫻熟的跳刀工藝,流溢唐風的寶香花紋,充滿禪意的珠光青釉,帶著鮮明的婺窯印記的草木灰釉,以豐富的形制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是藏品,是藝術品,亦是日用瓷。
近年來,婺城區積極推動非遺產業化發展,在雅畈鎮落地婺窯小鎮項目,引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婺州窯燒造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新華,成立了婺州窯博物館園區,承載了中國婺州窯博物館、陶藝體驗館、大師工作室和產品展銷館等內容,實現了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帶體驗,以體驗促銷售的系統發展模式。此次展會上,這一創新發展模式與經典婺窯作品一起,走出婺城,走出長三角。
據了解,長三角文博會由滬蘇浙皖黨委宣傳部聯合舉辦,是貫徹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實踐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人座談會提出的“戰疫一盤棋,奪取雙勝利”、推動長三角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博覽會突出“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的辦展理念,以“交易優先、品質優良、服務優質”為辦展特點,總規模和質量都有新的提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