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靜姝、豐懿超、通訊員鄭燕)日前,婺城區首屆教育節閉幕式暨綜合素質實踐基地(萬泰海洋公園)授牌儀式在婺城區萬泰公園大道舉行。
閉幕式生動展示了婺城德育全域落地的成果。今后,婺城的學子們又多了一個高質量研學基地。
本次教育節于11月21日正式開幕,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求,緊扣“家校共育共成長”主題,結合婺城區綜合素質實踐基地開營,以婺城各校為分會場,延伸“家”與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全面展示婺城教育成果。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關鍵。近年來,婺城以“兩書一信”為抓手,打造家校共育的嶄新模式,為孩子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家為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近日,金華市第十七中學開展了家長會暨“長湖家長成長學堂”活動,三個年級的全體家長參與了這次活動。
活動中,班主任安排家長觀看了心理健康教育視頻,讓家長充分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參加活動的家長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此外,紅湖路小學緊扣“家校共育共成長”這一主題,切實開展包括“親子掃屋行動”在內的“家關懷·家校互動”系列活動。
孩子們仔細回想父母打掃衛生的樣子,模仿家長對自己的書包、臥室進行整理收納。看似不起眼的整理收納活動,讓孩子們從細節做好,不僅提升了孩子們分類整理、歸類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培養了自我管理能力。
以校為家,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
在育才小學,有一個陽光廚房。科學精細的管理,美味可口的菜品,陽光廚房時刻給人一種“家的味道和溫馨”的感覺。
走進陽光廚房,地面整潔干凈,各樣工具擺放整齊,同時,以顏色區分物品功能和種類,進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陽光廚房以崗定責,以責定人,制定了完善的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等,采用“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執行到位”的“4D”管理方法,打造讓孩子舒心、家長放心的“家庭廚房”。
在金華市第十七中學,學校則制定了詳盡的“最美教室”評選活動方案。各班師生精心設計、用心布置,每一面墻壁的設計都發揮了師生們的創意,每一個角落的布置都體現了集體的智慧。
近年來,婺城區各中小學校堅持把學校當成“家”來打造,通過“花滿校園”“廁所革命”“三加三減”垃圾分類等舉措,成功實現校園凈化、美化、文化、硬化、綠化“五化校園”的提檔升級,形成婺城校園各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金師附小的“善”、環城小學的“暖”、站前小學的“農”、東市街小學的“戲”等文化風格,不僅獲得了家長的認可,也為孩子們茁壯成長提供了一片沃土。
家校聯合,共同護航孩子的成長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不可缺少的橋梁。白龍橋小學全體教師走出課堂,走近學生,深入家庭,開展“同心共育·走訪為橋”活動,與家長們面對面聊聊孩子的那些事。
家訪過程中,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詳細了解學生回家后的表現和家庭情況,征求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老師們和家長們促膝長談,既肯定、鼓勵了孩子在校的優秀表現,又幫助家長分析、查找了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家校”在交流中增進信任和了解。
多年來,白龍橋小學通過家訪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思想動態,并接收家長對教育工作的反饋和建議,加深了“家”“校”之間的情誼。不僅如此,學校還通過開設龍爸龍媽成長學校,設置“家長護照”,邀請父母進課堂等方式加大、加深家校共育的力度。
婺城區通過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家長和教師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長,共享“優學婺城·幸福城”建設成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