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金華人來說,“周亞軍口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創始人周亞軍憑借著精湛的技藝、良好的口碑廣為人知,她潛心經營的幾十年口腔老品牌成為了一代又一代金華人的記憶,沉淀著小城里的人情冷暖。
然而,作為一名資深的口腔行業專家,周亞軍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慈善公益人。40多年來,她開展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累計向社會捐資近200萬元。在她看來,做慈善既是幫助別人,也是點亮自己,在公益路上看到一張張由衷綻放的燦爛笑容,是她最大的幸福來源。
風雨兼程
憑借勤勉和執著闖出一片天地
周亞軍的父親,曾是孝順鎮有名的牙醫,她從小耳濡目染,16歲開始就跟著父親跋山涉水到各個鄉村為鄉親們看牙,有時一走就是數十公里的山路。18歲那年,周亞軍便接手父親的牙醫工作,在孝順鎮上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口腔診所,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自那時起,創辦一個浙中一流的口腔專科醫院,打造金華本地口腔醫院“航母”的夢想,便深深扎根在周亞軍的心里。如今,歷經風風雨雨,她憑借勤勉和執著,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并為之奮斗一生,是何其幸運和幸福的事。一直以來,周亞軍深知,科技在發展,口腔臨床技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牙醫面臨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所以她從未放棄學習,多次赴日本、美國、泰國等地,以及臺灣、香港地區參加學術交流研討和深造。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第九人民醫院、浙江省口腔醫院、金華市中心醫院等多家知名口腔醫院也都留下了她進修的身影。
周亞軍一步步努力將夢想照進了現實。如今,她已是業界知名的全能多面手,在口腔正畸領域造詣頗深,幫助近萬例不同類型的正畸患者重獲自信。她在全省率先引進的“戴蒙不拔牙矯正系統”的技術,讓金華市區和周邊縣市的青少年與歐美發達國家青少年同步享受了不拔牙矯正技術的便利和快捷。由她一手創辦的金華婺城口腔醫院更是揚名省內外,以其先進的技術設備、一流的團隊、靈活的制度、人性化的服務,深受患者的信賴和肯定。
不忘初心
公益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路披荊斬棘、事業越做越紅火的周亞軍每天都很忙,但她卻時刻牢記一名醫者的初心,和一名民營企業家的社會擔當,始終將回報社會、傳遞溫暖作為口腔醫院的發展理念,用實際行動弘揚社會正能量。周亞軍笑著說道:“16歲那年捐出的一筆5塊錢的‘巨款’,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公益經歷,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做公益的意義,從此開啟了我40多年的公益之路。”
上世紀80年代,周亞軍的家鄉低田鄉還沒有通橋,去集市需要乘坐渡船。有一次,為了避讓村民挑著的柴火擔子,在渡船上的她差點掉進了河里。當時的她心想,要是河上能有一座橋該有多好,村民們出行就便利和安全多了。第二年,當周亞軍聽說低田鄉要募集資金造橋,心里分外激動,在家里“翻箱倒柜”后發現了5元錢。一得到父親許可后,她便興沖沖地拿著家中為置辦年貨而攢的這5元錢“巨款”去捐了。
周亞軍喜歡助人之后自己內心所感受到的那份滿足與踏實,自那之后,她數十次給市福利院的老人孩子捐錢捐物,免費看牙,孩子們都親切地喊她“媽媽”;2008年,遠在美國參加學術交流的她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就將身上所剩的11500元人民幣全部捐贈給了災區;2012年,孝順鎮老年大學房屋漏水缺修繕資金,她捐了10萬元;2017年“八一”建軍節,她帶著醫院12名醫護人員走進山村,為抗戰老兵送上口腔醫療援助和關愛;2020年全國愛牙日,她向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15萬元……
憑著杰出職業女性和資深公益人的雙重身份,周亞軍還曾受邀前往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2015女性公益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向外國友人展示了中國女性的慈悲情懷和力量,并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20萬元。從16歲的5元錢愛心款,到如今走向聯合國把愛心奉獻給全世界,周亞軍的這份愛始終堅定,從未改變。
醫者仁心
堅守公益彰顯社會擔當
熱衷公益40余載,周亞軍對公益有了一種難以割舍的感情和信念,為了更好地開展公益事業,她決定搭建一個更規范的組織模式和平臺。今年10月1日,恰逢金華婺城口腔醫院40周年慶典,金華市紅十字會“婺城口腔醫院周亞軍口腔健康基金”正式成立,周亞軍向市紅十字會轉交了20萬元基金,用于老年人“口福”行動,給符合申報條件的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補貼1000元看牙基金。
目前,婺城口腔醫院的公益隊伍逐漸壯大,在周亞軍的帶領下,醫護人員每月都會參加由市社保局組織的“崇尚健康生活退享金色年華”企退人員健康學堂講座及義診活動,走進全市各個偏遠鄉鎮,為老人們帶去慰問品和免費口腔體檢治療。從2002年開始響應衛健局、教育局聯合組織開展的學校窩溝封閉項目、兒童公益防蛀牙活動,至今仍在持續開展,累計服務超過30萬人次,今年醫護人員已經走進全市40余家小學、初高中學校,為5萬余名學生提供免費體檢和咨詢。
時間在變,周亞軍的公益之心始終不變,無論是扶貧公益、口腔醫療援助,還是積極抗疫,周亞軍一直堅守善心、傳播愛心。“做公益,最大的收獲是懂得愛與被愛。”在這條愛心路上,周亞軍期許著有更多的人加入,一起傳播愛和責任,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善心援助
奉獻民間抗疫力量
今年年初,一場疫情讓全社會經歷了一次大考驗。在疫情異常嚴峻時期,周亞軍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主動扛起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她多方聯系,四處打聽,通過東陽商會個人出資1萬元購買抗疫設備捐贈給金華中心醫院。此外,還通過助農平臺,聯合婺城區農業農村局、退役軍人事務局關愛協會,開展“你在家我來跑”戰“疫”助農送溫暖代辦特別行動,將價值2萬元的200份蔬菜及慰問金挨家挨戶地送到居民和低保戶的手中。
“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大家都害怕出門,走在陌生的小區里我也非常緊張,但是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因為買菜難而吃不上一頓好飯,我覺我需要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周亞軍表示,做公益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真心實意地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才能更好地幫助到他們。在她看來,做慈善做公益既是一種心愿,更是一種能力,人生最大幸福莫過于讓別人快樂。
“當透過門縫看到老人們喜出望外的表情,看到一張張激動的笑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今年5月,周亞軍被評為婺城區2020年第一季度戰“疫”閃光婺星,激勵著她在公益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