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金權)“今年,我們全面深入了解婺城區范圍內的小微企業需求,準確抓住小微企業的痛點與難點,印發《企業面對“疫情”47問》等服務手冊,為企業提供專項法律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婺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運用項目中特色助企’紅企貸’支持婺城區園區內企業165家,金額6.18億元。
日前,婺城區時代樓宇黨建聯盟領創中心人氣很旺,在婺城區委“兩新”工委、區經商局聯合開展的“三師”助企項目擂臺賽上,來自律師、會計、金融等各行業的6支“三師”助企服務項目團,圍繞如何優化婺城營商環境等重點任務,對今年特色助企項目、突破創新工作進行同臺比拼,助力婺城“雙城”戰略落地成景。
“每個助企服務團隊都打造了自己特有的服務項目,展現了各自在企業日常管理、內部風險防控、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秀經驗做法,通過這樣的擂臺賽,可以更好地向同行學習。”浙江凱大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金澤表示。
據了解,自“三師”助企“無微不至”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婺城區律師、會計師、稅務師行業黨組織聞令而動,迅速成立22個專業“三師”服務團,助力婺城小微企業應對風險、化危為機。同時,婺城在22個園區(市場、樓宇、商圈、工業功能區)均建立了線下服務點,方便小微企業隨時聯系咨詢。婺城區委“兩新”工委還開發了“三師”助企“碼上辦”微信應用小程序,方便小微企業“一碼提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盡管成效很明顯,但在服務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婺城區“兩新”工委書記鄭俊杰介紹,在前期工作中,婺城采用1個園區配備1個“三師”服務團的模式。雖然能夠迅速地完成對接,開展服務,但是不同園區,由于入駐企業的不同特質,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需求差異。而不同的服務團成員之間,也難免存在著不同的專長,因而在推行“三師”行動中,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三師”資源緊張和“三師”資源浪費并存的局面。
為此,今年10月,婺城區迅速調整工作模式,按照“以項目形式,規范化批量解決小微企業共性問題”的思路,充分征集全區層面小微企業共性問題,綜合“三師”團隊和個人的專業特長,由區委“兩新”工委審核確定“三師助企”服務項目,并面向婺城區各小微園區和小微企業推廣。
截至目前,婺城推出了“紅企2.0”園區金融服務項目、商業秘密保護與普法講座護航小微企業項目、勞動法律合規護航小微企業項目、跨境電商孵化本土品牌出海項目等首期服務項目,精準應對在前期走訪中了解到的小微企業的普遍痛點,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
“這些服務項目一個重要特點是高度的公益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基礎產品免費,增值服務打折。”鄭俊杰介紹,服務項目針對的都是小微企業在生存和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每一個服務項目都面向全區小微企業全面開放。全區任何一家小微企業,無論身處哪個園區,都可以參與到服務項目中來,享受全區最高水準的“三師”服務,不局限于原本對接的服務團。接下來,婺城還將陸續推出更多服務項目,為小微企業發展精準賦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