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塔石集鎮,游人如織,各類小吃雜貨令人眼花繚亂,占盡了現代煙火氣,而在與其僅隔數里的余塢里村,卻藏匿著一處神秘的古建筑,在喧鬧外留存一抹靜謐。
百年古建,靜默不語。時光流年了歲月,斑駁了光澤,在歷史的長河中,它親歷著古村的前世今生,見證著家族的興衰浮沉,自己也日益蒼老。
這座大氣恢弘的古建筑,占地近1000平方米,相傳曾是清末民初一戶家大業大的“胡氏家族”府邸,人丁鼎盛時期,這里同時居住著68口人。當家主母樂善好施,在村內頗有威望,但其子卻未能守住家業,家族沒落后,胡氏故居換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主人。
整座古建筑共有三進院落,大門為青石抱框硬山頂,地面為三合土,正中的中廳占地一百余平方米,據說胡氏婚喪嫁娶等重大事宜都在中廳舉行,中廳左右設有天井,天井由青石鋪設,廊道外是兩排整齊的廂房,雕工精致的木格子窗半開半掩。
古建筑之美,令人折服。各類建筑部件頗具觀賞性,白墻黛瓦、雕梁畫棟、馬頭高聳,繁復的裝飾彰顯著獨特的韻味,美得動人心魄。抬眼望去,牛腿、雀替、斗拱昂步、卷棚檁下均雕有各式人物花卉鮮果、飛禽走獸,其雕工精美,令人拍手稱奇!
在三處院落之間,曲曲折折安放著幾條幽深的小巷,正午的陽光灑在布滿滄桑的屋脊,斑駁的陰影忽明忽暗地落在鵝卵石與青石板鋪就的地面。游客瞇著眼睛,閑適地行走,用旁觀者的眼光打量著周遭的一切,在腦海中臆想著這里曾經發生的故事,撫摸時光深處的記憶。
智慧和藝術融合的古建筑,是祖祖輩輩千百年來留下的文化瑰寶!這些古舊的氣息并非已與時代疏遠,忽略其表面的斑駁和滄桑,蘊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觸手可及的民俗與世情。
婺城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文明史,這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不僅反映了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也是人類文明的見證。近年來,婺城區在保護古建筑和鄉土文化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聚焦古建修繕保護,不斷延續著鄉土古建筑遺存的生命。
(記者張紅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