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華日報記者盛游、本報記者蘇曉婕)1月18日下午,市委書記陳龍在市區調研低效用地開發利用工作。他強調,盤活低效用地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騰出城市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強化節約集約用地意識,樹牢“畝均論英雄”導向,深挖存量土地潛力,切實提高土地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益,加快實現規模集中、要素集聚、產業集群、用地集約、效益集顯。
市領導祝倫根參加調研。區領導蔡艷、黃國鈞、王建中陪同調研。
市區城西片區曾是金華主要的產業基地,但近年來產業停滯、配套落后、發展緩慢,與建設現代化都市區要求不相匹配。陳龍來到這一區塊,實地考察相關企業低效用地開發利用情況,詳細了解高鐵新城舊城改造項目進展。他指出,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溝通對接,理清問題、推動解決,把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的土地盡快用起來,努力提升高鐵新城建設質效,早日展現新城新面貌。
位于二七區塊的金華鐵路文化公園和文化館,當前都在有序施工建設中。一棟棟歷史建筑修舊如舊,置身其間仿佛歲月回流。陳龍邊走邊聽取項目情況介紹,對二七區塊的綜合開發利用成效表示肯定。他說,推進二七區塊開發利用,產業植入不能少,城市記憶也不能丟,要用好市場化手段引進培育新業態,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這片土地既有城市開發建設的現代感,也有品得出年代味道的鄉愁氣息。
陳龍還前往上浮橋區塊,詳細了解征遷工作進展情況。城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塊共涉及征遷土地約517畝,總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征遷工作進展順利,即將進入尾聲。陳龍說,這里是金華江、義烏江、武義江交匯之地,與古子城、萬佛塔隔江相望,其有機更新效果直接影響著城市面貌。要凝聚助力城市品質提升的共識,做細做實群眾工作,確保在既定時間內完成征遷任務。
陳龍強調,高效利用土地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為現實服務,更是替未來著想,要努力在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切實提高用地集約化程度。要進一步盤活存量,對閑置和低效用地進行全方位排查,采取更有力措施推進低效用地整治,為引進新項目、發展新產業騰出空間。要進一步優化結構,著力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土地、金融、能源等要素向優勢產業、優質企業集中,助力產業轉型攻堅取得新突破。要進一步提升效能,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建造多層廠房等辦法提高畝均效益,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