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雙雙攝
使命,源于政協委員的責任;激情,來自建言發展的熱望。昨天下午,參加區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滿懷參政議政的激情和熱忱,帶著精心撰寫的提案陸續前往駐地報到。他們將認真履職、積極參政議政,為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報到現場簡潔樸素,委員們佩戴口罩、出示身份證與健康碼,經過測溫后進入大廳。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了參會資料、委員證件,委員們報到快捷、方便高效。“今年帶來了什么提案?”“大會上你想探討什么話題?”……委員們相互一見面就直奔主題,話語間探討的都是民生實事和婺城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記者了解到,委員們的提案涉及領域廣泛,既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城市管理、智慧農業等內容,也有學校教育、社區管理、公共交通、居家養老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身邊事。如何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排頭兵,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委員滕惠芳帶來了《關于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建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百姓的健康意識越發提升,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滕惠芳委員認為,健康不僅與體質等個人因素有關,還與教育、環境、就業等多種社會因素相關,是復雜的社會因素和社會政策疊加的結果。政府應將大健康理念融入所有公共政策中綜合考慮,才能確保健康成果的可持續性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
委員宋霄雯聚焦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她提出了《婺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關于注重適老性改造的建議》的提案。她說,當前老齡化日益嚴重,更凸顯了老人的居住空間和社區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的需求。宋霄雯認為,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要更多考慮到當前人口老齡化發展,通過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無障礙設施等舉措,惠及更多群眾,更好地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委員方承超今年帶來了《關于推進互聯網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他表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基于“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發展模式通過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農業產業鏈環節產生了深遠影響,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他建議婺城區要大力推進“互聯網+生態農業”,讓現代農業坐上互聯網的快車,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委員盛有松將目光放在了當地鄉村旅游發展上。他說,莘畈鄉生態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適宜發展旅游和康養產業。他建議連接莘畈鄉祝村梓楓塢與湯溪鎮里金塢村之間的道路,打造“康養休閑旅游勝地”,推動鄉村振興。
委員們紛紛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要擔負起新時代使命,抓住新機遇,開啟新征程,為高水平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排頭兵中展現政協擔當作為,為譜寫“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貢獻政協大智慧。(記者王靜姝)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