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ecicy"><acronym id="ecicy"></acronym></nav>
  • <pre id="ecicy"><cite id="ecicy"></cite></pre>
    <center id="ecicy"></center><s id="ecicy"><kbd id="ecicy"></kbd></s>
    <s id="ecicy"><em id="ecicy"></em></s>
    • <sup id="ecicy"></sup>
        <option id="ecicy"><small id="ecicy"></small></option>
        網站首頁新聞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網視圖庫中心新聞專題婺城政務金華新聞連線浙江國內新聞國際新聞外媒婺城
        您當前的位置 :     婺城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婺城 > 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金華市婺城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21年2月1日在政協第四屆金華市婺城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2021-03-03 09:12:30  來源:  婺城新聞網  作者: 

          張茹先

          各位委員:

          我代表政協第四屆金華市婺城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會議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0年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緊扣中心大局認真履職盡責,切實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戰贏”,助力“雙城”戰略落地成景,譜寫“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持黨的領導,思想政治基礎更加牢固

          牢牢把握政協是政治組織的定位,強化理論武裝,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政協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重學習強政治。始終把政治學習擺在首位,持續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區委全會精神,營造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的濃厚氛圍。堅持落實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議等專題學習制度,全年組織學習32次,研討交流56人次,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為更好擔負新時代人民政協使命任務提供堅強保證。

          ——重黨建強堡壘。加強政協黨組、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政協黨組領導核心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形成“圍繞履職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履職”的良好氛圍,得到省政協充分肯定。加強黨組力量配備,區委統戰部長兼任政協黨組副書記。以黨建為引領,深化委員聯村工作,架起黨委政府與基層群眾的連心橋,把更多的群眾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依托“一村一委員”聯村小組設立23個臨時黨支部、44個臨時黨小組,明確黨員委員在履職期間黨組織活動的組織形式、活動形式,彰顯黨建工作“政協味”,黨建工作做法在全市政協“一村一委員”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

          ——重引領強根基。嚴格落實黨的領導制度,始終堅持在區委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抓好政協工作,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重大活動及時向區委請示報告,自覺把政協工作置于中心大局中謀劃,主動向區委常委會匯報工作7次。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重點工作,研究制定政協黨組工作要點和常委會年度協商計劃,邀請黨政領導出席專題協商、視察監督等活動,確保政協工作與黨政目標同向、工作同頻、步調一致。

          二、堅持圍繞中心,協商機構作用更加充分

          把協商作為主責主業,精選課題,精心組織,多角度切入,多形式協商,形成一批有價值的協商成果。

          ——聚焦都市經濟多維發力。綜合運用大會發言、重點提案、重點課題調研、專題協商、視察監督等履職方式,多維發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會上8名委員緊扣經濟發展作了《后疫情時代婺城制造業如何做強》《讓5G成為婺城“雙城”建設的加速器》等大會發言,為助推經濟發展有體量又有質量積極建言。多名委員圍繞培育壯大小微企業、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建立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以提案形式提出建議意見。《緊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發展機遇,全面升級優化婺城“科創+產業”體系的建議》等4個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提案列入重點提案予以重點督辦。緊盯工業園區轉型升級老大難問題,深入工業園區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及時報送相關社情民意,直接推動洞溪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改善全面展開。召開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專題協商會,從創建智慧園區、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盤活處置低效工業用地等10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60余條,區長在協商會上當場交辦落實,有力助推工業園區體制機制運行、布局調整、配套升級等重大問題解決。深入調研并形成《加快臨江工業園區騰籠換鳥,推進園區經濟提質增效》《做強做大做優物流業,為我區經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調研報告,以建議案形式報送區委區政府,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將意見建議批轉分管領導和部門認真研究吸納。

          ——聚焦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圍繞下山移民脫貧致富開展專題調研,走訪群眾近千人,形成《打造具有婺城辨識度的下山安居創富工程》調研報告,為下山安居創富工程把脈支招,得到區委書記批示。開展“高水平推進美麗城鎮建設”專題協商,針對創建省級美麗城鎮示范鄉鎮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與政府分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面對面協商,零距離議政,提出8方面29條意見建議,為打造美麗城鎮高質量發展現代版獻計出力。針對新城區路況差、大貨車亂停放等問題,開展協商式監督,經二次交辦和催辦,協調解決問題13個,助推二環西路提升改造、紫金南街延伸等多個項目開工建設。組織委員視察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熊貓豬豬歡樂王國等文旅建設項目,助力“十鄉百村”鄉創婺城行動,助推“山水林田湖草”產業融合,在傳統農業大區向現代農業大區邁進的道路上,唱響都市農業的最美和聲。

          ——聚焦幸福婺城建言獻策。圍繞打造縣域治理現代化婺城樣板,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先后聽取財政預算執行、重大項目進展、平安建設等9個方面工作情況通報,開展“最多跑一地”專項民主監督,助推黨委政府重點工作落實。首推提案“即提即商即辦”,持續深化提案辦理協商,促進提案事項落實和成果轉化。四屆四次會議立案交辦的252件提案均已辦復,提案所涉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221件,委員反饋滿意247件,滿意率99.6%。圍繞義務教育開展“加快推進婺城教育現代化”協商,從10個方面提出36條建議,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優學婺城”建設。開展“白沙詩路建設”調研,形成《赴一場霞山鏡水的堰會》調研報告,為助推幸福城建設建言獻策。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天然氣村村通等重點民生工程開展基層微協商,助推民生項目有效落地。開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高鐵新城建設、“四好農村路”建設等視察監督,20名專家、133名委員深入一線,就如何保障農民喝上優質水、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激發社會治理新效能等方面提出145條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正確決策提供民意民智參考,充分彰顯政協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責任擔當。

          ——聚焦“十四五”規劃制定協商議政。把助力制定“十四五”規劃作為履職重要內容,組織委員緊扣“十四五”時期需要重點關注的相關問題開展調查研究,46名委員先后參加區“十四五”規劃工作相關座談會,從多個角度為制定“十四五”規劃獻智獻策。圍繞區委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的重大決策,召開專題議政協商會,提出9大方面43個建設性意見建議,形成專題報告報送區委區政府,為擘畫婺城發展新藍圖增色添彩。聽取“十四五”文旅體專項規劃方案通報,圍繞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婺城特色智慧文旅進行協商研究,共商發展大計。

          三、堅持履職為民,服務民生福祉更加有為

          聚焦群眾所盼,踐行履職為民宗旨,傾情傾力聯系服務群眾,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擔當。

          ——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疫情來襲,第一時間號召全體委員在疫情防控主戰場努力書寫特殊“委員作業”。廣大委員聞訊而動,各展所長、各盡其能,有的奮戰救治一線,有的開展法律援助,有的創作抗疫文藝作品,有的參加志愿服務。委員們踴躍捐款籌物,共計捐款捐物1420余萬元。政協機關全體干部組成突擊隊,馳援社區卡點。主席會議成員帶隊赴78家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難題,并形成《國外疫情影響下我區外貿企業如何加強應對》調研報告,報送區委區政府供決策參考。舉辦“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防控體系”專題協商。7名委員獲市、區“戰疫先鋒”稱號。政協助力“兩戰”做法在省同心苑、《聯誼報》《人民政協報》上相繼刊出。

          ——決戰決勝文明創建。連續三年持續關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發動全體委員共同參與。舉辦“我與文明城市創建面對面”協商,圍繞創建工作難點堵點,提出60余條意見建議,被相關責任單位吸收采納。廣大委員深入社區一線,做好文明督導、入戶宣傳、車輛停放、污水排放、市容環境整治等工作,開展志愿者服務3000余人次,協調解決問題400余個,不遺余力為打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沖刺戰貢獻政協力量。13名委員榮獲市、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個人,區政協辦公室獲評市級先進集體。

          ——全心全意服務基層。圍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走訪企業170余家(次),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問題200多個,有力指導復工復產工作。全力開展“政協大家訪”“六送六服務”、民情民訪代辦等活動,走訪服務基層和群眾6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600余份,慰問居家養老中心12個,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以實際行動詮釋委員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開展“包鄉走村”和委員助力村社組織換屆選舉雙月行動,通過政策宣講、走訪交流等“六個一”活動,走訪村社62個,入戶2400余人次,助力村社組織換屆選舉順利完成。

          四、堅持開拓創新,履職平臺建設更加有效

          努力打造“請你來協商”“一村一委員”“委員會客廳”“民情聯絡站”等特色履職品牌,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擦亮“請你來協商”品牌。制定《“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實施辦法》,專門協商機構制度進一步完善。注重做好精準選題、協商調研、融合發力、服務民生、跟蹤轉化等五篇文章,運用“會議+網絡”“線上+線下”“場內+場外”等方式,拓展協商寬度,提升協商實效。全年開展“請你來協商”8場,386名專家、群眾、委員參加,提出意見建議300余條,以繪好“連環畫”、播好“連續劇”的韌勁,持續跟蹤關注協商成果轉化,助推相關問題解決。其中,針對“花木產業融資難”問題,多次商請相關部門單位,成功助力“花木貸”融資產品落地,發放貸款8284萬元,被列入全省“請你來協商”十大成果展。

          ——打造“基層微協商”樣板。出臺《關于開展“基層微協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打通政協履職根植基層的快車道,要求委員下沉一線,讓政協走近群眾,請群眾走進政協,實現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有效銜接,不斷推動政協協商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先后圍繞停車難、集鎮環境改善等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就近就便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微協商51場次,推動政協協商“上山下鄉”,延伸協商觸角,促進相關問題解決,收到良好效果。

          ——探索“民情聯絡站”機制。堅持“群眾有需要,委員有回應”工作宗旨,構建“四五”工作規范,推動民情聯絡站建設規范化、特色化、常態化、實效化、品牌化。建成城西、新獅等8家特色品牌聯絡站。委員們以聯絡站為紐帶,問需于民、協商于民、服務于民,收集上報社情民意202篇,《關于未來社區建設的建議》得到省委副書記、省長鄭柵潔批示。民情聯絡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一村一委員”工作。建立“雙保障、兩建設、兩考核、三延伸”長效機制,保障“一村一委員”工作走深走實,委員履職更加精細專注。省市區三級聯動開展助推和美鄉村建設之產業振興、農村垃圾革命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市區兩級聯動開展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農村生活環境整治調研監督,廣大委員以小分隊、小團組的形式,深入382個村,完成問卷調查1600余份,收集137條意見建議,有效促進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在農村落實。

          ——做強“委員會客廳”特色。抓好委員會客廳的組織、制度、文化和規范化建設,通過專人聯絡、點對點指導、清單式服務,統一工作流程,做到陣地同建、隊伍同育、內容同商、活動同參、成果同享。委員會客廳以會客訪客結合、線上線下融合、聯合聯動聚合的形式,開展預防新型網絡詐騙、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區塊鏈賦能制造業、小微企業政策解讀等活動12場,有效拓寬委員團結引領界別群眾的渠道。婺商司法服務政協委員會客廳制度建設入選省政協“委員會客廳”工作優秀案例。新生代雙創委員會客廳以“新生代、新機遇、新使命、新突破”為主題的活動,得到省市政協充分肯定。

          五、堅持凝心聚力,團結民主氛圍更加濃厚

          通過團結聯誼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出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

          ——注重聯誼互動增強團結力。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合作共事,邀請參與政協組織的重要協商議政、專題調研、專題視察、民主監督等活動,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創造條件。民革報送的《疫情期間相關補助政策兌現過程中的基層反映》《關于推動婺城夜經濟發展的建議》、民盟報送的《關于提升校園安防智能化水平的建議》《關于后疫情時代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建議》等4篇“直通車”建議得到區委主要領導批示。組織委員視察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增進雙方互相交流,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大婺城”。與蘭溪市政協聯合開展金華山旅游經濟區、越龍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視察,促進打通兩區道路,打造全域旅游項目。加強同婺城異地商會的聯系溝通,走訪云南婺城商會、紹興婺城商會等,密切招商聯絡,積極助推招商引資工作。

          ——賡續文化血脈提升感染力。聚焦“白沙詩路建設”,加強白沙文化研究,編纂出版《紅色白沙》文史資料,促進婺城本土紅色文化宣傳。積極做好“全面小康路上的政協人”“同心戰疫”“浙江傳統經典美食文化故事”等文史征集,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開展“打造書香政協、講好婺城故事”讀書活動,提升委員文化素養。開展“最美政協人”評選,廣泛宣傳32名政協委員履職先進事跡,弘揚“最美”精神。

          ——加強賦能引導擴大影響力。開設婺城政協微信公眾號,發布履職工作動態、工作亮點、委員履職風采等126篇,總閱讀量超100萬,影響力和活躍度在全省縣級政協新媒體中位居前列。大力宣揚“全國勞動模范”陳立平委員的先進事跡,弘揚正能量、激發新熱情。在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政協報》等中央級媒體刊稿27篇。在浙江新聞、浙江之聲、聯誼報等省、市媒體和網絡平臺刊稿268篇,省政協同心苑刊稿19篇,5篇稿件登上《人民政協報》“政能量”排行榜前十名,婺城政協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六、堅持固本強基,政協自身建設更加過硬

          把抓好自身建設作為履職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從嚴要求,強化責任,多措并舉加以推進。

          ——建強委員隊伍。健全委員考核和管理機制,嚴密組織常委、委員履職述職等工作,充分調動委員履職積極性。重視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努力提高委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參政議政水平,積極為委員履職創造良好條件,打造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委員隊伍。開辟婺城政協微課堂,開展學習民法典等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組織委員履職培訓,通過專題教學與實地考察,切實提升委員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加強機關建設。著力解決“兩個薄弱”問題,進一步優化專門委員會設置,建立“一辦六委一中心”,選調年輕干部進機關,充實機關隊伍力量。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好清廉政協建設,支持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開展工作。扎實開展“保先爭優,善作善成”大討論,深入推進政協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機關作風不斷改進,綜合協調和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各位委員、同志們,過去的一年,婺城政協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豐碩成果,靠的是區委的堅強領導,靠的是區人大、區政府、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華山旅游經濟區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靠的是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委員和政協工作者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區政協常委會向所有重視、關心、支持我區政協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全體政協委員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短板,主要表現在: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還需進一步發揮,履職方式方法還需進一步創新,溝通聯絡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各項要求還需進一步細化落實。對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切實改進。

          2021年工作建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婺城建區2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的一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區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在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的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著力提高雙向發力質效,著力構建協商民主體系,著力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打好組合拳,彈出協奏曲,唱響“奮進‘十四五’圖強新婺城”主旋律,在高水平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排頭兵中展現政協擔當作為,以優異成績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一、加強理論武裝,在強化思想引領上站位新高度

          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政協工作的根本遵循,持續深化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走深走實,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化以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的學習體系,創新學習形式,提高學習實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健全“立體覆蓋、各盡其責、無縫對接”的組織體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做到黨委有號召、政協有響應,黨委有要求、政協有落實。強化政協黨組領導核心作用,落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化清廉政協建設。抓好委員履職期間的黨建工作,探索富有婺城特色的政協黨建新路徑。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堅定不移跟黨走,風雨如磐不動搖,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二、聚焦主責主業,在釋放協商效能上發揮新作用

          深化協商平臺建設。不斷豐富協商形式,加強協商活動的圈層融合、網絡融合、履職方式融合,進一步擴大政協協商參與面和界別群眾工作覆蓋面,擦亮專門協商機構金字招牌。完善專門協商機構制度,推動政協協商更好地專出水平、商出質量、言出價值。開展“請你來協商”。緊扣“爭先攻堅年、整體智治現代化建設起步年”建設,圍繞都市經濟創新發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優區等議政協商,獻政協之智;圍繞加強農村宅基地審批改革、加強應急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智慧治理能力等開展專題協商,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智聚力;圍繞全域集成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物業管理等,聯動開展基層微協商,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與群眾需求相契合、與社會治理相結合,更好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現實問題。創新提案辦理協商,深化“即提即商即辦”,著力提升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采取現場督辦、上門督辦、座談督辦等多種形式持續跟蹤關注,推動協商成果有效轉化。

          三、強化擔當作為,在服務中心大局上譜寫新篇章

          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落實區委七屆九次全會決策部署和“十四五”規劃的實施,積極開展各類議政監督活動,助推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落地見效。助力“文化名城”建設。圍繞鄉鎮文化站運行管理、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等開展專項監督,聽取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通報,開展打造“世遺古堰”人文婺城品牌專題協商,建可行之言、管用之計、務實之策。助力“數字名城”建設。圍繞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觀云小鎮、睿豐康醫學基地、天地匯智慧物流等重點項目開展專項視察,聽取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通報,就打造省級高新產業開發區、小微企業發展等開展專題調研,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助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助力“創新名城”建設。圍繞科學城建設發展等開展專題監督,聽取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運行、人才、科技、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通報,開展“城市大腦”賦能新型智慧城區創建課題調研,繼續深入開展“三服務”,推進婺城高質量發展。助力“生態名城”建設。就深入推進美麗大花園建設開展省市區三級政協聯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聚焦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改善,就“幸福河湖”、全民健康環境建設等開展視察監督,就農村水環境治理開展監督調研,共同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土凈的美好家園。助力“幸福名城”建設。圍繞安居創富,開展鄉村產業振興調研,聽取困難群體就業情況的通報,助推共同富裕;圍繞農村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農村居家養老、鄉創行動實施情況等,開展“一村一委員”專項監督,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增強黨政決策實施的執行力和有效性;圍繞和美鄉村建設、農村建房規范化管理等開展專題議政,積極建言獻策,協助黨委政府出臺更多更實的惠民政策和利民舉措。與蘭溪市政協開展聯合視察,開展金婺蘭三方聯動協商,助推金蘭同城一體化發展。

          四、發揚團結民主,在廣泛凝聚共識上開創新局面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統戰功能,形成全社會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聚、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制訂出臺《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實施辦法》,畫好最大同心圓。深入開展“政協大家訪”,強化與委員的經常性聯系。健全和落實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的聯系制度。建好管好用好委員會客廳,進一步深化同社會各界特別是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聯系交往。抓好“民生議事堂”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民情聯絡站精品建設,打造具有政協特點、婺城特色的標志性成果。暢通和拓寬各界群眾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加強對社情民意的收集,把群眾呼聲作為建言資政的第一素材,使政協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具實效。深化完善“一村一委員”工作機制。注重政協文化培育,發揮政協宣傳平臺作用,講好婺城故事,展現婺城魅力。加強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編撰出版《述說白沙》和《婺城古橋》專輯。加強信息宣傳等工作,發出更多政協好聲音。組織開展慶祝新婺城建區20周年紀念活動。積極開展“政協走親連心”,為各級政協委員、浙商婺商、各方鄉賢“聞著花香回故鄉”牽線搭橋,凝聚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五、優化服務管理,在提升履職能力上實現新提高

          以整體智治理念探索數字政協建設,以數字賦能履職平臺集成、協商形式創新。搭建履職矩陣。構建“區政協大平臺、常委會+鄉鎮分平臺、委員微平臺”工作矩陣。加強常委會建設,引導常委發揮“頭雁效應”;重視專委會建設,推動專委會工作專起來、實起來、新起來;健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推動界別工作動起來、活起來、強起來;優化鄉鎮工作委員會、街道聯絡組工作流程,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貫通起來、協同起來、聯動起來。加強委員隊伍建設。牢固樹立“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憂患意識,敢當“先行隊”,勇做“排頭兵”。繼續加強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持續開展“書香政協”建設,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激勵委員當好政協工作的主體,當好建功“十四五”的主力,當好傳遞正能量的“主播”,把高質量的“委員作業”寫在婺城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里。加強機關隊伍建設。按照政治強、能力強、服務強、作風強要求,進一步提高統籌協調力、整體謀劃力、制度執行力,努力把政協機關打造成充滿激情、富于創造、勇于擔當的模范機關。

          各位委員,奮進“十四五”的號角已經吹響,逐夢前行,唯有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奮斗有我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共繪新藍圖,圖強新婺城,為高水平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排頭兵,再譜“重要窗口”建設婺城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鄭劍
        分享到:
        婺城新聞網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聞網官方微信
        批準文號:浙新辦2008[ 15 ]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備09057527號
        金華市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主辦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加盟單位
        美女制服一二三区,国产永久免费爽视频在线,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翘臀,992tv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nav id="ecicy"><acronym id="ecicy"></acronym></nav>
      • <pre id="ecicy"><cite id="ecicy"></cite></pre>
        <center id="ecicy"></center><s id="ecicy"><kbd id="ecicy"></kbd></s>
        <s id="ecicy"><em id="ecicy"></em></s>
        • <sup id="ecicy"></sup>
            <option id="ecicy"><small id="ecicy"></small></op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av在线播放| 日韩1区2区3区| 怡红院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口述|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91粉色视频在线导航| 污污的软件下载|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台湾swag在线观看|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韩国护士hd高清xxxx|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女网址www女大全小|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中文在线日本免费永久18近|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极品丝袜乱系列目录全集|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女同疯狂摩擦系列1|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3atv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91|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全黄大全大色全免费大片|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