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赴嘉興南湖和浙江大學宣講側記
本報記者王璐怡
這是一堂直抵心靈的特殊黨課。
“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青年學子應該怎樣把學習黨史和勇擔使命結合起來?”3月20日至21日,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到浙江宣講。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社科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姜輝在杭州作宣講報告后,又先后來到嘉興南湖、浙江大學,與基層黨員群眾、師生代表交流黨史學習心得體會,為大家解疑釋惑。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3月20日,結束在省人民大會堂的宣講報告會后,姜輝一行來到嘉興南湖紅船邊,和當地黨員干部群眾一起重溫建黨歷史,傳承紅船精神。
湖心島畔、煙雨樓前,1921年,中國革命就在這一葉紅船上開啟新篇章。
2017年11月,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他深情地說,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回憶這段黨史,姜輝動情地說,紅船就是黨的搖籃,紅船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追求。
“中國共產黨已從最初的50多人發展到91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一艘小小的紅船已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姜輝認為,這背后正是因為有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學黨史、悟思想正當其時。
姜輝鼓勵在場的年輕人,要學史力行,把紅船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天,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時刻,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把它轉化為立足新起點、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動力,繼續傳承下去。”
掌聲不時響起。紅船青年宣講團成員、黨員劉靜意猶未盡。“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汲取更多力量。”她說,身為南湖兒女,要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讓更多人了解黨史,把紅船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黨史學習,要做到“求是創新”
21日上午,姜輝一行來到浙江大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交流、座談。交流前,姜輝和師生代表一起參觀了浙大黨建館。
浙大黨建館建于2019年,由“紅船精神主題展”和“浙江大學黨建工作主題展”兩個展館構成。依托浙江“三個地”的優勢,浙大黨建館與南湖革命紀念館共展共建,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和浙大人“勇立潮頭”的紅色故事得以在這里匯聚。如今,黨建館不僅是引領全校師生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的重要場所,也是全省黨員現場教育的重要基地。
“作為大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學習黨史?”趁著一起看展的機會,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研究生張卓舒提問。
短暫思考后,姜輝說起了浙大校訓“求是創新”。“我認為,學黨史同樣需要‘求是創新’精神。”他解釋,“求是”就是要把黨史講準,這就需要學生們全面掌握百年黨史的主流主線,要清楚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會議和重要人物。
“創新,則是創新形式和方法。”姜輝接著說,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接受度高,只有通過多樣化、年輕化的形式,才能吸引更多青年主動投入黨史學習中。他建議,把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在隨后的座談交流中,浙江大學6位師生代表結合自身教學經歷,分享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悟,有的講述了作為理論宣講團成員“學進去與講出來”的經歷,有的分享了參與紅色人物史料收集的實踐心得。
“如何講好黨史、學好黨史,答案就在你們的發言和行動中。”姜輝勉勵大家,要銘記歷史職責和使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不懈奮斗。
近年來,浙大思政課教學改革不斷創新,積極推動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互相融合。今年5月起,浙大將為本科生開設中共黨史課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立程參加交流活動后,有了新的思考:“要把黨史內容融入綱要課教學,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進一步加以運用。”
這次,姜輝還給浙大師生帶來了禮物——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讀本,希望師生們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更好地理解“精神動能所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