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劉小剛)全市“四攻堅四爭先”動員大會提出,用3年時間開展環境提檔爭先,建設美麗浙中大花園。記者昨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我市將通過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清廢以及碳達峰、數字化改革等行動,統籌推進環境提檔。
開展藍天行動,深度治理VOCs、工業爐窯、移動源污染,讓市區AQI(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繼續保持在90%以上。同時,推動蘭溪、永康、浦江、武義建設清新空氣示范區(東陽、義烏已于去年成功創建),讓“金華藍”在八婺大地不斷延伸。
開展碧水行動,通過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提質提標飲用水源治理、增強工業園區等污水收集處理能力,護好“金華水”,推動市控以上地表水斷面水質穩定保持(或優于)Ⅲ類、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達標。
開展凈土行動,通過涉土源頭精準防治、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工業地塊地下水污染擴散風險管控,使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
開展清廢行動,爭創首批省級“無廢城市”。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抓工業固廢前端分類、強化危險廢物監管、提升固廢處置能力,讓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7%,工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達到96%,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率達到95%。
開展碳達峰行動,降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我市將編制實施《金華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金華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制定產業、能源、交通、建筑等領域的專項達峰行動方案,同時,構建低碳產業體系、能源體系、交通體系、建筑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完成全市重點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報告編制和市、縣兩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建立重點耗能企業減排目標責任評估制度,深化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建設。今年,我市將推動武義、磐安近零碳排放試點建設,同時,打造“零碳”社區、“零碳”政府機關、低碳工業園區、氣候投融資、“碳標簽”、“碳捕集”等示范項目,助力碳達峰。
開展數字化改革行動,通過打造全平臺公共數據池、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應用中臺、機關整體智治系統,構建生態環境決策指揮云;通過優化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完成涉土重點監管企業周邊土壤監測、國考斷面和交接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改造更新,完善生態環境全要素態勢感知;通過開展工業園區智能監控系統試點建設,推行非現場執法、“環保碼”分級監管機制,探索生態環境監管精密智控。
開展新時代美麗金華建設行動,提升生態顏值。我市將編制實施《金華市環境提檔爭先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環境提檔爭先行動;啟動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今年爭取創建2個省級及以上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文明建設典型示范點。同時,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調查評估婺城、浦江和磐安等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打造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