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艷霞
每天晚上,當人們都已安睡的時候,婺城區三聯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揮部里依然燈火通明,佩戴著黨徽的征收工作組人員依然忙碌著。自征收工作啟動以來,黨員干部們在征收一線踐行黨史學習教育,強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形成了銳意進取、克難奮進的強大合力,并深入開展“三服務·婺城家服務”,走出了一條高效和諧征收之路。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征收工作調查、測繪、評估三個階段任務已100%完成。
在重點一線錘煉黨性
別的征收干部在征收一線奔波,而徐再興則在病床上堅持“戰斗”。日前,小布通過指揮部聯系到徐再興時,剛動完手術的他還在牽掛著自己手頭上的工作。
“城中村改造是大事,一刻也不能耽擱。”徐再興是白龍橋鎮干部,在胰腺炎病發住院的前一刻,他還在征收一線忙碌。跟房屋征收工作的性質不同,集體土地征收與集體資產評估要提前謀劃和準備。為此,徐再興早早地就投入到了征收工作中,跑現場、測量土地、苗木評估、畫紅線圖......每一個環節他都一絲不茍,風里來雨里去是常態。“這是項細致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徐再興說,集體土地征收與集體資產評估并非“一勞永逸”,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即便在病床上,他仍然牽掛著工作,多次要求重返征收一線。
除此以外,徐再興還要兼顧轄區多項重點工程的政策處理工作。他說,“老百姓的事情更加重要,我是黨員,如果工作做不好,老百姓的訴求就無法得到解決。”出于對群眾事的“上心”,就算住院前身體已多次出現不適,徐再興總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人的身體不是鋼,而黨性卻如鋼鐵般堅不可摧。在三聯區塊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像徐再興一樣的黨員干部們持續激發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重點工作一線錘煉黨性、爭當先鋒,他們既是“宣傳員”“發動員”“協調員”,又是“辦事員”“服務員”,以滿腔熱忱、責任擔當打通服務被征收居民的“最后一厘米”,全力打造有速度更有溫度的“婺城征收模式”。
黨性永遠“年輕”
“我年紀雖然大了,但我還是要發揮余熱,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說這句話的是此次征收工作第五組的征收人員邵玉清。今年五月份,邵玉清將正式退休,退休前的這兩個月,他每日前往農戶家扎實開展入戶調查、房屋評估,站好最后一班崗。
邵玉清是此次征收工作抽調的羅店鎮黨員干部,有著扎實的群眾交流基礎和豐富的征遷工作經驗。“那時候年輕,做什么事情都要沖在最前面。”提起以前參與過的征遷工作,邵玉清滿懷激情地說道,“但現在也不賴!”
作為征收指揮部里年齡最大的工作人員,又有征收經驗,邵玉清成了大家的“百科全書”,不管遇到什么難題,大家都會請教這位前輩。而他跟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要走進群眾,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解決困難,這樣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可。”除了“言傳”,也有“身教”。邵玉清每天跟其他工作人員一起走村入戶,對于群眾提出的問題,竭盡全力。在他的帶動下,征收第五組在五天時間內,就基本完成了76戶被征收戶的房屋和資產評估工作。
“看到登門的工作人員都佩戴著黨徽,我心里踏實了不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對于時常身佩黨徽的邵玉清,大部分被征收戶都表示,這是一份認可和信任。
黨員會老去,而黨性永遠“年輕有力”。在征收一線,黨員干部們將城中村改造工作作為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堅持“一切以群眾為中心,時刻為發展獻光熱”的理念,秉持勤于耕耘、樂于奉獻的精神,做好征收一線的群眾服務。
在實干中為群眾謀福祉
每名村干部負責一至兩組的征收工作,三聯村黨支部副書記章建橋負責的是五組、十組的征收工作,以及十五組的征地工作,一共137戶的被征遷戶,指揮部都靠他來充當紐帶,做好群眾溝通。
“每天的征收工作開始前,‘計劃表’就已經定好了。”章建橋口中的計劃表,就是征收工作組需要在當天開展工作的被征收戶對象。按照每組“三個大戶,六個小戶”的規格,章建橋在前期與被征收戶溝通安排好后,需要在每天的“例會前”交上這樣一份計劃表,保證征收人員與群眾的順暢溝通對接。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繁瑣的時間、人員安排,精力消耗很大。
除了計劃表的制定,章建橋還充當著五組、十組的“紐帶人”。他要將被征收戶的情況詳細地介紹給征收工作組人員,也要參與將征收政策向被征收戶進行解釋,要保證征收工作組人員和被征收戶的順暢溝通,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為黨員,我有義務為群眾謀福利。”在章建橋的協調下,不管是房屋征收,還是征地工作都順利地進行著。
今年以來,婺城區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落地一項項造福人民群眾、提升城市品位的民生實事。在全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全區黨員干部始終堅持學習與實踐相融合,將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涓滴傾注到實際工作中,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為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貢獻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