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曉芬)“左右拉緊,留足出風口,這個夏天魚兒就不怕熱了。”初夏時節,暑氣漸長,金華加寶麗生態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賈加正在給魚塘搭建遮陰網,從上午10點忙至下午2點,為“清水魚”安然度夏做準備。
加寶麗魚塘基地位于瑯琊鎮山后金村,基地用水源自于白沙溪中游的金蘭水庫,養殖種類是素有江南名產之稱的鱸魚。“鱸魚對水質要求高。金蘭水庫常年20幾度的優質水,讓它們保持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特質,自上市以來就深受市場歡迎。”賈加介紹,截至目前,基地年產“清水魚”5萬余斤,已與金華、杭州等地10余家酒店建立長期訂單合作關系,市場前景良好。
2008年,賈加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工業系家具設計專業,當時的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扎根婺城和魚打上交道。2009年初,賈加偶然看到中央7套《致富經》欄目,里面詳細介紹了有關鱘魚的養殖、銷售等信息,一個創業夢想在心中萌發了。在家人的支持下,從設計師到養殖戶,他實現了大轉身。
2010年初,賈加實地考察了莘畈鄉、安地鎮、瑯琊鎮等多個地方,發現瑯琊鎮山后金村水源條件優越,這里毗鄰白沙溪上的金蘭水庫,優質水滋養出了冷水茭白、富硒水稻等特色農產品。于是,他在此處尋得了12.5畝左右土地建立鱘魚養殖基地,投資100萬元建造了35個池塘,配備了相關設備,引進了2萬尾魚苗,向夢想出發。
經過兩年的摸索,賈加成為了小有名氣的鱘魚養殖專家,金華的鱘魚市場也幾乎被他“承包”。在2012年,當鱘魚養殖上規模之后,賈加又相繼養了將軍魚、鯽魚、丁桂魚、鱸魚等魚種。2018年,鱘魚逐漸淡出本地市場,憑借敏銳的眼光,他果斷改養鱸魚為主。如今,每天凌晨3點雷打不動查看基地監控,5點半迎著晨曦起床開始捕魚,9點半忙碌于包裝送貨……賈加完成了一個大學畢業生向地道魚倌的轉型。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生活于純凈、無污染水源里的‘清水魚’,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首選。這里的‘清水魚’受追捧也正是源于此。”在賈加的指引下,記者沿著基地魚塘尋找活水源頭,發現大路邊一條寬寬的灌溉渠,正源源不斷地將清冽的水分流進來,這條灌溉渠承接的正是金蘭水庫水。除了優質水源作保障,科學的養殖方法也是關鍵。近年來,基地積極與浙江師范大學特種水產研究所合作探索生態養殖模式,在循環水系統升級、物理消毒、品質檢驗、口感提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為打造高品質“清水魚”養殖基地打下扎實基礎。
“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民族的復興。在婺城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為。”采訪的最后,賈加告訴記者,他將持之以恒地耕耘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用勤勞的雙手為“三農”發展助力,用執著的雙腳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讓婺城的“清水魚”游向更廣闊的空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