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紅星)“真暖心,社區幫我解決了大難題。”近日,在城東街道通園路社區,通園小區居民吳建英握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感激地說道。不久前,吳建英樓上住戶陽臺漏水,雨水順著墻面滴落,將吳建英家的墻皮泡得起殼脫落,地面上也滿是積水,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因無法與常居外地的樓上住戶取得聯系,吳建英便找社區尋求幫助。了解情況并征得業主同意后,社區工作人員立即前往現場查看原因,積極協助居民解決漏水問題,并化身“老娘舅”,找到雙方當事人進行多次溝通調解,成功化解了鄰里糾紛。
“我們社區老舊小區多,汛期雨季經常會出現漏水問題,因此我們也積極與區五改辦取得聯系,反映群眾訴求。接下來,我們將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著重關注外墻體舊水管更換,為社區居民構建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社區黨委書記胡軍艷說道。
群眾事情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今年以來,通園路社區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把學黨史和辦實事結合起來,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服務征集令,解決了一批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痛點、難點問題。
“亮了亮了,以后晚上不用摸瞎了,社區真是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日前,通園路社區居民李師傅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服務征集令,向社區反映所住單元的樓道燈壞了,居民晚上出門很不方便,特別是老人夜間上下樓容易摔傷,存在安全隱患,希望社區能盡快幫忙解決。
社區網格員邵美娟收到服務征集令后,立刻與物業維修人員上門查看情況,發現樓道電路老舊,燈泡損壞,就及時更換了新燈泡。與此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分網格摸排小區各處電路,及時維修損壞的樓燈和路燈,用實際行動照亮了居民的回家路,獲得了廣大居民的一致稱贊。
“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就是要融入群眾,讓他們的生活更安心、更舒心、更暖心。”胡軍艷介紹,今年以來,通園路社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專門成立了社區百靈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宣傳、慰問獨居老人等志愿活動,真正做到把實事做實、好事做好,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看得見、摸得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