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隊用過的武器
八大隊分隊長沈堂良(左)和戰士
部分八大隊戰士合影
潘村伏擊戰舊址
1942年5月,日軍發動浙贛戰役,三路日軍會集金(華)蘭(溪)地區。國民黨部隊與日軍激戰數天后,最終放棄金蘭。5月28日,金華、蘭溪被日軍占領。同日,日軍第十五師團長酒井直次郎中將率部進犯蘭溪縣城時,在蘭溪城郊被中國軍隊埋設的地雷炸死,這是當時侵華日軍斃命的最高將領。隨后,金屬各縣相繼淪陷。在生死存亡關頭,中共金屬地區黨組織積極領導金華人民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敵后抗日武裝斗爭,并在烽火中逐漸成長壯大。本文選取若干次著名戰斗予以介紹。(注:金屬地區:1940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將中共金衢特委分設為中共金屬特委與中共衢屬工委,中共金屬特委領導金華、蘭溪、湯溪、義烏、武義、永康、東陽、浦江、建德、桐廬、富陽等11個縣黨的工作。1941年10月,中共金屬特委改為中共金屬地區特派員。抗戰時期的金屬地區一般指中共金屬特委領導的區域。)
八大隊的建立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軍發動了浙贛戰役。國民黨棄城棄民紛紛逃跑。金華、義烏、浦江、蘭溪等縣相繼失陷,廣大人民在日軍的鐵蹄下遭受空前的劫難。為了抗擊日軍侵略,中共金屬特派員陳雨笠在義西柳村召開了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恢復中共義烏縣委和中共金東、義西兩個區委,把黨的工作轉入以進行抗日武裝斗爭為中心,放手發動群眾,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會后,金屬特派員通知時任中共東陽聯絡員的楊民經回到金東義西組織游擊小組,協同楊廣平進行武裝斗爭。
5月22日,金華淪陷當天深夜,根據縣委指示,由楊民經率領金洪牛、楊加壽等人,把長期隱蔽在傅村鄉公所自衛隊中的地下黨員所控制的11支槍交給黨組織。中共地下黨員蔣山去開明地主楊德鑒處聯系組建抗日武裝時,楊德鑒當場獻槍4支(后又獻槍3支),支持組建抗日武裝。不久,以楊德鑒名義建立了傅村上半村自衛隊。7月5日,自衛隊消滅傅村大地主洪金蘭與畈田洪地主武裝,繳獲其全部武器槍4支,并燒毀契約文書。同日又動員楊家楊祖協等4人獻出長短槍4支,至此,黨在金東地區搜集到長短槍二三十支,為組建武裝打下了基礎。7月7日,金東義西抗日自衛大隊成立,楊德鑒任大隊長、中共黨員楊文清為大隊附、蕭江為政訓員。7月下旬,為使初建的這支武裝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暫時采取灰色隱蔽的方法,掛靠金東義西周邊眾多部隊中聲勢最大的錢南軍別動第一支隊,掛上“錢南軍別動大隊第一支隊第八大隊”番號(簡稱八大隊)。為了保持第八大隊的獨立性,只掛錢南軍番號,在部隊的組織和軍事上則完全獨立自主,不接受錢南軍的任何調動和派遣,特別是1942年冬后,錢南軍已不存在,第八大隊成為一支完全獨立的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建立八大隊后,將長槍班改編為第一中隊,中隊長吳子剛、指導員楊廣平,主要活動在義西地區。后來,通過中共地下黨的統戰工作,原國民黨鄉公所的幾個頭面人物也率鄉自衛隊參加了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部隊逐步擴大。8月,組建第二中隊,中隊長周禹平、指導員黃峰,主要活動在傅村、畈田等鄉。8月24日,全殲傅六妹武裝,繳獲2挺機槍,從此八大隊擁有3挺機槍,戰斗力大大加強。同時,縣委先后幾次做進步人士徐守統的工作,使他組織的洞源鄉長塘徐自衛隊30余人槍的武裝參加八大隊,以其為主,于9月建立了第三中隊,中隊長徐祚猷、指導員金天靜,主要活動在溪口和洞源鄉東部一帶,并開辟了洞源鄉山區抗日游擊根據地。此時,八大隊已初具規模。至年底又相繼成立了特務中隊和特務二中隊,部隊很快發展到300多人槍。
1943年2月,中共金義縣委成立,4月,縣委派黨員蔣山通過進步人士俞紹康做工作,將俞紹安的壽溪自衛隊,計有長短槍14支、機槍1挺改編為八大隊獨立區隊,俞紹安為隊長,主要活動在傅村及孝順等日、汪偽軍統治地區,打擊日、偽軍并協助共產黨征收員在敵占區征收錢糧。6月,隨著金東區級政權的建立,成立了金東區隊,施勇挺任隊長、指導員王行。12月,金蕭支隊成立,八大隊的第一、二中隊編入金蕭支隊,此時八大隊也改稱“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金蕭支隊第八大隊”,后又相繼建立了第八中隊和第五中隊。這是共產黨在金華地區創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裝,在抗日武裝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它成為開辟金東義西乃至金義浦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主要武裝力量,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部隊中的一支勁旅。
尖嶺腳反擊戰
1942年10月下旬,邢小顯匪部為逃避日本侵略軍的追剿,經八大隊教育爭取后反正,后懾于汪偽的“大掃蕩”又逃回蘭北地區,任金華縣國民兵團自衛大隊即“忠義救國軍”大隊長。1943年春末,他勾結曾當過國民黨金華縣政府社會科科長、受過特務訓練的金東一霸曹景泰,企圖長期盤踞金東地區,殘害民眾。八大隊為了掃除抗日障礙,為民除害,派楊民經等深入源東洞井村處決了曹景泰,從此,邢匪失去了金東地方基礎后不敢輕易再來擾亂,金東地區抗日局面有了新的發展。
八大隊為了堅持團結抗日,特致函邢匪,明之以理,曉之以義,勸其共同抗日。但邢侍強驕縱,一意孤行,竟不顧八大隊的一再勸告,于1944年4月下旬,背信棄義公開與八大隊為敵,繳金東區署的槍,襲擊金東區隊,搜捕我方征收人員、村干部和民兵。11月間,趁八大隊主力赴諸暨配合金蕭支隊反擊浙保、汪偽“聯合掃蕩”,八中隊(主力中隊)又在浦江戚寸橋一帶活動,金東根據地只留特務中隊守衛之際,邢匪糾集七八百烏合之眾,從蘭溪柏樹下向金東根據地進犯,悍然侵占我尖嶺腳、山后、長盤塢、前宅等村,妄圖乘虛侵犯金(華)義(烏)浦(江)中心根據地,反動氣焰十分囂張。
為了打擊邢匪囂張的反動氣焰,保衛抗日根據地,李一群大隊長決定,調回主力八中隊60余人,立即派特快交通員趕到浦江戚寸橋一帶,通知八中隊長楊民經和指導員黃華,星夜率部從浦江趕回金東丁村集合。部隊到達丁村后,群眾馬上安排好飯菜和住宿,讓戰士們抓緊時間休息,所有巡邏、步哨都由民兵負責。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李大隊長采用了插入敵人心臟打擊敵人的戰術。11月23日,由楊民經帶領八中隊,順著山勢摸黑運動,順利地來到了下田村后面的山上。此地離尖嶺背的敵指揮部約兩里路,有邢匪的親信鄭日新帶領的第四中隊駐守,地處邢匪占領區中心。敵人自恃兵力較強,因此疏于戒備,更料想不到八大隊會穿插到他們心臟里來。而在此之前金東區隊長施勇挺20人,用小股武裝不斷進行襲擊,已使他們十分疲憊。拂曉前,施隊長所帶領的戰士向敵人正面佯攻,誘敵出巢追擊。果然敵人中計,于是占據山頭的八中隊即以居高臨下之勢向敵人進行猛烈射擊,一陣排槍就打死了好幾個。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亂成一團,向指揮部方向拼命逃竄,又和踞守指揮部的敵人,互相混戰起來。等到他們發現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時,已為時過晚,造成了很大傷亡。在那一陣排槍的同時,八中隊迅速沖到村里,邢匪中隊長鄭日新率殘部負隅頑抗,被我當場擊斃。此次戰斗邢匪傷亡重大,潰不成軍,只得逃回蘭溪柏樹下老窠去了。
此次反擊戰,擊斃了邢匪四中隊長鄭日新,繳獲槍支8支,但金東區隊班長楊祖枝在戰斗中英勇犧牲。尖嶺腳反擊戰不僅粉碎了邢匪大舉進犯金義浦根據地的陰謀,保衛了金東地區,而且有力地配合了金蕭支隊,取得了反擊浙保、汪偽“聯合掃蕩”的勝利。
潘村伏擊戰
潘村地處金華縣西北邊沿,是一個集鎮。它西距金華縣城40多華里,有一條通向金華的大道從村中穿過,大道先沿村西小溪往西南伸展了一段,然后折向西去。大道和小溪的一側,隔著二三百米的水田,有一線高地叫殿宕山(也叫石塔壟,其南部有石宕),另一側也有一座山,叫后山,與殿宕山隔溪相望。離村西10華里的曹宅,是日軍黑澤部隊的據點,又是日本侵略軍曹宅據點到小封門據點的必經之路,經常有日偽軍過往騷擾。群眾深受其害,紛紛要求八大隊痛殲日偽軍。
1945年5月12日傍晚,八大隊接到情報員王金松從曹宅據點送出的情報“明天早上,由分隊長黑棋帶領一個分隊到潘村搶糧”。大隊部連夜召開干部會議,具體分析了情況,認為鬼子人數不多,地形對我有利,群眾基礎好,打伏擊戰可取得勝利,于是進行了戰斗部署,召開了動員大會,指戰員一致表示要把這場伏擊戰打好。當晚,金蕭地委委員陳雨笠和八大隊大隊長李一群(1944年9月調任金蕭支隊第八大隊大隊長)率三中隊和特務中隊離開源東山區駐地向潘村挺進,拂曉前部隊分頭進入預定伏擊的位置。偵察班首先出發,越過潘村,伸向杜店、春塘一線,監視曹宅敵人,并掩護大隊主力進入伏擊地段。隨后大隊主力行動,特務中隊以一個班帶一挺機槍占領潘村東頭的后山,其余占領村南石宕一線高地;三中隊占領金華大道兩側石塔壟一線高地,所有的機槍、步槍火力都指向當中洼地里的金華大道。指揮所設在靠近特務中隊的石宕附近,由李一群親自掌握一挺機槍,作為戰斗指揮槍。
天亮后,黑棋帶著分隊,驕橫不可一世地行進在大道上。當他們進入八大隊伏擊圈時,埋伏在后山的機槍按預定計劃立即向日本侵略軍猛烈射擊。一部分敵人應聲倒下,沒有擊斃的敵人當即趴倒,利用田埂向我后山陣地射擊。就在這時,李一群的指揮槍響了,埋伏在石宕和石塔壟一線高地的所有的機槍、步槍也同時猛烈地射向正趴在溪邊、田埂向我后山陣地射擊的日軍。日軍突然遭我腹背夾擊,被打得暈頭轉向,爭著向小溪滾爬,無處藏身。隨著沖鋒號聲響,八大隊指戰員從東、西兩面向敵陣地(溪邊)勇猛沖殺,一排手榴彈炸死了一些敵人,幸存的鬼子在溪水里跌跌撞撞向下游狼狽逃跑,八大隊即在兩岸乘勝追擊。這次伏擊戰斃敵19人,俘敵5人(其中傷4人),繳獲三八式機槍1挺,擲彈筒2只,步槍10余支及其他物資,全殲日寇整個分隊,敵無一漏網。八大隊因此受到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嘉獎。八大隊副班長徐中秋和2名戰士以及內線王金松英勇犧牲。
曹宅戰斗
新四軍蘇浙軍區為了貫徹黨中央“向南發展,加強東南沿海”的戰略意圖,命四縱主力第十、第十一支隊,于1945年8月1日第二次在富陽程墳南渡富春江,與浙東縱隊主力會師。金義浦根據地領導、金蕭地委委員陳雨笠和第八大隊大隊長李一群等率特務中隊馳赴諸西,于8月9日會見十支隊陳挺支隊長。為了拔除各匪頑據點,掃清發展障礙,使浙東、浙南和浙西連成一片,四縱首長廖政國決定派陳挺帶十支隊二大隊進入金義浦根據地,首先消滅盤踞在金華曹宅的金華縣國民兵團自衛第一大隊的邢小顯匪部,以絕后患。為部署解決邢匪,李一群先率領特務中隊回根據地。八大隊第三中隊指導員吳子剛作為聯絡員,隨十支隊二大隊行動。8月11日夜部隊從浦江出發,8月12日凌晨到義西斯何宿營,當晚離開義西,10時許到達金東丁村與八大隊會合,陳挺與陳雨笠、李一群等會合,部隊即向金東邢匪駐地曹宅方向挺進。
偵悉邢匪幾遭八大隊痛擊之后,已不敢在曹宅住宿,僅帶短槍隊住在附近的一個山村里。故李一群先帶特務中隊包圍這一山村,準備活捉邢匪,而陳雨笠則帶八中隊等部隊配合十支隊二大隊包圍曹宅據點,待李一群在山村戰斗打響后攻打曹宅,以防邢匪聞聲竄逃。不料十支隊二大隊在八大隊配合下,向曹宅包圍時,就被村頭敵哨發現鳴槍,這樣一來,十支隊二大隊和八大隊不得不發動進攻,戰斗就在8月13日拂曉打響了。邢匪聞曹宅槍響,立即帶短槍隊逃竄,雖經李一群率部追擊,但已被他逃脫。
曹宅據點邢匪軍依仗日軍留下的碉堡,企圖負隅頑抗。但在陳挺支隊長親自指揮和藍阿嫩大隊長帶隊沖擊下,邢匪軍招架不住,其碉堡又被摧毀,只好潰逃。他們化整為零,分散躲藏。天亮時部隊攻入曹宅,因找不到邢匪軍,進行逐戶搜索,在地方群眾賈根松等人的指引下,逮住了邢匪的二個中隊長和幾十個匪兵,繳獲了部分槍支,并捕獲了邢小顯的干爸、曹宅反動大地主曹容庵。這一戰,由于邢匪分散駐扎,僅被我打垮,未能達到全殲的預期目的,但有力地打擊了他的反動氣焰,邢匪士氣大傷。戰斗結束后,十支隊二大隊接到蘇浙軍區命令四縱火速趕回浙西解放區就近受降的指示,陳挺支隊長即率部撤離曹宅,于8月13日中午回到金東丁村,稍歇后,當天下午離開金東,開往義西、浦東地區。曹宅一戰之后,邢匪敗退到金北地區,八大隊乘其不支之機,長途追擊,向其盤踞區域挺進,一直追擊到羅店、雅芳埠、二仙橋等地,邢匪兵潰后逃往蘭溪。
孝順戰斗
“八一五”日寇投降,8年艱苦抗戰終于取得了勝利,根據地軍民一片歡騰,熱烈慶祝。朱總司令接連發布命令,要所屬各部立即敦促就近的日偽軍向我投降,駐義亭據點的日偽軍很快向義烏縣城收縮,八大隊即向孝順據點的汪偽軍發出最后通牒,命令他們向我投降。八大隊估計到敵人決不會輕易就范,在發出通牒的同時,已做好戰斗準備。果然不出所料,敵人已接到國民黨方面“原地駐防待命”的指令,對我通牒置之不理。于是決定施加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迫敵投降。
戰前,八大隊駐扎在金東楊家村。陳雨笠和李一群等軍事干部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和部署,對參戰人員進行了戰斗動員。1945年8月15日深夜,陳雨笠和李一群率領三中隊、特務中隊和八中隊的一部分戰士離開楊家村,沿傅村大路向孝順進軍。命令偵察班從孝順汪偽軍據點東南的洋湖塘進村,任務是抓捕武裝漢奸便衣隊;命令一個分隊控守在據點北面的胡家塘邊一排平房的凹入處,任務是監視日軍據點,封鎖住日軍增援汪偽軍的必經之路市基廣場;命令警戒班占領據點東面的后山背一帶高坡。但當八大隊尖刀班從橫街進村轉過井頭沿接近據點時,就被汪偽軍門崗發覺,接了火。于是八大隊主力部隊迅速圍住汪偽軍據點,發起猛烈進攻。但這座樓房很堅固,沒有重武器很難摧毀。八大隊便利用樓房北面平屋這一死角,迅速架起梯子,登上樓房屋頂,揭開瓦片,塞進幾枚手榴彈,爆炸聲中汪偽軍一窩蜂地逃到樓下,但仍憑著堅固樓房瘋狂地向外掃射。八大隊一邊還擊,一邊展開政治攻勢,高喊:“歡迎偽軍兄弟們反正”,“放下武器就是自己人”,“日本侵略者已經投降了,你們也只有投降一條路”,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因日軍嚇得龜縮自己據點內不敢增援,汪偽軍才從窗口挑出一件白襯衫表示投降,但又喊叫要我派代表去談判解決。陳雨笠與李一群商量后,同意派人去談判,但條件不能遷就。于是派隨軍參謀周朗進入敵樓談判。汪偽中隊長湯某十分狡猾,在談判中他堅持部隊不改編、官兵維持原狀,只同意派指導員,并一味糾纏細節,拖延時間,妄想天明后日軍來援。我方代表嚴正提出必須投降,人員愿留則留,愿走則走,愿回家發給路費。最后湯某同意把別的武器交出來,但機槍不肯交出。談判正在為一挺機槍的歸屬問題相持不下時,陳雨笠率部突入,搶先拿到機槍,并迅速占領大樓,從而很快結束了戰斗。這次戰斗,俘獲了孝順據點汪偽軍一個中隊的全部人槍,還抓獲了9名作惡多端的武裝便衣漢奸。
金屬地區各抗日武裝經歷了百余次大大小小的戰斗,這幾次戰斗只不過是其中的代表,它們在金華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黨史研究室供稿 蔣濤執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