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范卓崢)5月18日,全省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推進大會在杭州召開。會上,婺城區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大禹鼎”,這是繼2017、2018年后,婺城第3次獲得“大禹鼎”。
榮譽的背后是婺城治水人不斷的努力和堅守。2020年以來,圍繞省委“絕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小康社會”的要求,婺城區高標準打造“婺城水·幸福城”品牌。1-12月,全區45條河流,64個鄉鎮支流交接斷面中,Ⅰ-III類水質斷面63個,占98.44%。
2020年,婺城區緊扣“源頭管控、綜合治理”的原則,高標準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完成156個城鎮生活小區、3個工業園區的211家企業、4個鄉鎮的污水零直排建設任務。
此外,為打造婺城百姓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婺城區圍繞做美江河湖泊和做優鄉鎮村莊的文章,持續推進“美麗河湖”建設,2020年,婺城區完成了武義江孟宅橋至竹園段“美麗河湖”創建工程,以及瑯琊鎮、莘畈鄉2個“樂水小鎮”和10個“水美鄉村”建設。
如今,走進婺城的大小村落,輕輕擰開水龍頭,流出的都是清澈的自來水。2020年,婺城區超額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三年計劃任務,農村飲用水達標人口覆蓋率達到99.81%、農村供水保證率達到99%,安全衛生的飲用水讓婺城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河道長治久清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共同發力。2020年,婺城區高度重視治水宣傳工作,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積極發動各鄉鎮街道、單位部位開展入戶宣傳,累計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50萬份,發送公益短信180余萬條,極大提高了群眾的治水知曉率、參與率,讓“五水共治”成為了婺城百姓的自覺行動。在2020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群眾幸福感測評中,婺城區以總分93.36分的好成績,位列全省第13、全市第3。
值得一提的是,婺城黨員干部抗洪救援、莘畈水庫開閘泄洪、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等新聞被中央及省級媒體頻頻關注。2020年12月8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更是向世界展示了流淌千年的婺城治水智慧,有力提升了婺城的辨識度與美譽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接下來,婺城區將繼續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做好全域治水的鞏固提升工作,為“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賦能助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