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蔡君楠)“自從小區改造后,我們基本每天都會來這里下棋。”近日,家住北苑小區的王大爺和他的棋友正坐在小區新建的雨棚里對弈。他說自從小區完成了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大門煥然一新、休閑區功能齊全、公共基礎設施愈發完善,小區居民們住得越來越舒心了。
據了解,北苑小區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有商場、學校等配套設施,是一個綜合性小區,因建設年代較為久遠,小區出現綠化缺失、配套不足等問題。為此,婺城區對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后的北苑小區增設了停車位,新建了籃球場、健身場地等休閑場所,并建立了智能化管理體系,小區綠化和環衛設施進一步優化,小區真正實現了“蝶變”。
同樣的蝶變也發生在曙光花園。曙光花園始建于本世紀初,小區里共有18棟住宅,148戶居民。前年5月,小區實施了雨污水分流改造、新增立面落水管、新建化糞池、增設基礎設施和停車位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深受居民支持。“以前道路坑洼,小區綠化缺失,居民樓外立面陳舊。現在經過改造后,小區里各種問題得到了解決,居住環境提升了不少。”曙光花園居民王阿姨說。
其實,王阿姨話里洋溢的“小確幸”,不過是婺城群眾內心豐足的一個縮影。自婺城區“五改”工作指揮部成立以來,婺城區積極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等工作,圍繞基礎設施改造、小區環境優化及服務功能提升等方面,著力為婺城群眾營造管理規范有序、居住安全舒適、衛生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不斷增強婺城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青春西路,這里的沿街立面改造也已全面完工。記者在現場看見,地質大廈波浪型的外立面兼顧美觀和安全,青春西路邊色彩鮮艷、主題多樣的墻繪讓人耳目一新,路邊雜草叢生的荒地搖身一變“口袋公園”。據悉,青春西路沿街立面改造工程全長606米,涉及22幢房屋。改造內容涉及建筑外立面噴漆整治,沿街店面招牌更換,空調外機罩規整,雨棚、防盜窗安裝等。在改造過程中,注重美觀的同時也注重人性化設計,增設了非機動車停車位、人行道地標、道路側石標識等設施。“在改造過程中,我們也盡量加快改造進度,避免在改造過程中對沿街商鋪造成過多的影響。”區“五改”指揮部工作人員陸前駿說。
老城改造,關乎一個城市的發展,也關乎城市居民的福祉。近年來,婺城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讓“老”居民享受“新”生活,讓老城區實現華麗“蝶變”。截至目前,婺城區共改造老舊小區334個,江北片區301個住宅小區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各類改造建筑面積達471.3萬平方米,總投入資金約18.1億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