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曉婕)要問婺城區哪個幼兒園最“生態”,相信許多家長都要給婺城區橋西幼兒園投上一票。園內水渠、水車、水生植物、農作物、果樹一應俱全,幼兒園利用自然優勢,因地制宜地把農耕文化融入孩子的世界,全體團隊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地奮戰在第一線,不斷引發孩子開展多樣化的戶外探索,讓游戲“一野再野”。
最初,橋西幼兒園毗鄰田野和林場,有許多天然的游戲空間。如何把這些“沒有屋頂”的教室搬進幼兒園,可花了園方不少功夫。最后,學校邁出了課程改革與“安吉游戲”實踐的第一步。
通過租用農戶的場地,幼兒園開始擴建草地、改造樹林、新建長塘、調整山坡。如今,橋西幼兒園不僅是浙江省首批安吉游戲實踐園,還先后承辦了浙江省教育廳學前教育宣傳月安吉實踐園浙中片區展示活動,以及周邊部分縣市區的課程改革活動,觀摩、學習學員達上千人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在婺城區白龍橋鎮白沙幼兒園,深深庭院,蔥蔥綠草,蒼翠垂蔭,花繁葉茂,沿著長廊,步移景異。幼兒園的改造保留了上世紀80年代建園的設計思路,融入了更適合孩子自然狀態的規劃,希望給孩子更多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幫助他們實現自我成長。
無獨有偶,白沙幼兒園的前身為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幼兒園,建于1987年。2019年6月,該園成為婺城區農村公辦幼兒園。改造前的幼兒園,樓房樣式老舊,窗戶腐朽,墻面剝落,二樓漏水,廁所不便,而戶外活動場地寬闊卻利用率不高,如今,園內有了環形騎車道、石頭門和種植園等,開啟了孩子們新的學習道路。
近年來,為加快學前教育補短提升,區教育局以五個“一批”大行動(即擴招一批、新建一批、收購一批、撤并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大力破解入園難問題。據了解,婺城區現有幼兒園97所,在園幼兒19202人。其中公辦幼兒園31所,在園幼兒8363人,招生覆蓋面從18.2%迅速提高至47.3%。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普惠園,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婺城區這十年學前教育發展快車道的重點突破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婺城區已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園的目標。僅2020年秋季,就新增公辦園4所,班級34個,學額1020個。
下一步,婺城區教育局將進一步堅持教育優先,落實“1353工作體系”,通過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增加普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幼兒就近入園、方便入園、入優質園的目標,爭創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打造基礎教育最強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