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曉婕)日前,記者從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浙冷鏈”系統又實現了迭代升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掃描包裝上的“浙冷鏈”溯源碼,可以增加填報消費者信息。“消費者掃描所需商品溯源碼并填寫個人信息,如果商品出現問題,通過“浙冷鏈”,便可以直接溯源到人!眳^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常如果發現問題,也將立即觸發溯源倒查機制,從消費端溯源到監管端、企業端,第一時間做出處理,守護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據了解,新增的消費者自主報備模塊,就是將原有進口冷鏈食品監管追溯鏈條上的浙冷鏈系統從監管端、企業端進一步向消費者端延伸,徹底打通物防環節最后一公里,實現進口冷鏈閉環管理。
早在今年1月,婺城在新辰凍品批發交易市場正式啟用進口冷鏈食品公共集中監管專倉,共設立2個獨立冷庫,滿足12個標準貨柜的貨物倉庫,可存貨物200噸,達到了各功能區獨立、檢測隊伍專業、消殺團隊配合的要求。同時依托“三證一碼”全過程嚴控,成功實現了風險源頭阻斷、提前可控。隨著“浙冷鏈”的不斷迭代升級,婺城也逐步實現了進口冷鏈閉環強管理。
隨著“浙冷鏈”的迭代升級,“浙食鏈”也應運而生。今年3月15日,“浙食鏈”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浙江省食品安全進入了從農田(車間)到餐桌全程監管的新階段,在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食品安全保障的覆蓋面。為構建食品安全精密智控閉環管控,婺城圍繞“廠廠陽光、批批檢測、樣樣賦碼、件件掃碼、時時追溯、事事倒查”指導方針,全力開展“浙食鏈”系統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婺城45家食品生產企業全部接入激活主體,35家至少對1個品種產品進行賦碼,4家食品生產企業完成“陽光工廠”硬件建設并接入管理系統。
如今,數字賦能整體智治和數字化改革浪潮不斷推進,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堅持數字化改革的目標,在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緊密結合當前工作實際,按照系統集成、整體智治的思路,深入踐行“三服務”2.0版,構建“升級版”數字化框架,以“三鏈”為抓手打出疫情防控數字智治組合拳。
隨著4月初“浙苗鏈”的悄然上線,不久后,每個市民接種的疫苗,其外包裝都有一個藥品追溯碼,監管部門只需通過追溯碼查詢,就能清楚掌握疫苗生產、儲配和接種環節信息,實現從疫苗到接種人、接種人到疫苗全環節雙回路閉環管理,從而為疫苗的接種安全再上了一道保險。為了更好打造婺城醫藥營商好環境,目前,婺城區市場監管局藥械化科多次聯合金華市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微脈公司等,前往擬計劃試點的金華市中心醫院、廣福醫院對接項目推廣相關工作,以推進不良反應掌上報數字化改革試點項目工作。
在婺城還有一家與疫苗息息相關的企業,睿豐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中和抗體檢測試劑盒,可有效判斷個體是否產生對新冠病毒的保護能力及評估群體免疫屏障形成情況。為了幫助企業產品盡快上市,區市場監管局多次前往該公司送上服務大禮包,通過幫助企業建機制助力產品備案、給企業送服務助力體系提升、為企業送政策助力快速發展等多種方式,推動企業的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備案與注冊手續順暢辦理,早日實現產品商業化生產。
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牢牢牽住數字化改革這一“牛鼻子”工程,把數字化改革成果延伸至市場監管領域的其他環節,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治理能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