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代表溫暖基層志愿服務的“紅色驛站”隨處可見,面積從十幾至幾十平方米不等,里面有書本、雨傘、急救箱、飲水機、小家電等。門敞開著,大家可以隨時進入使用,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得到了眾多百姓的交相稱贊。
今年以來,婺城區積極探索實踐,把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融合到志愿服務當中,百余座“金華有愛·紅色驛站”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成了服務群眾的“溫馨港灣”。
——記者唐艷霞、攝影周金權
黨建服務在商圈樓宇內別樣“紅”
“這個面筯在市面上沒有賣,我找了好多地方,今天終于在這里買到了!”特地前來采購的李女士說道。今年6月份,一場在西市街商圈舉辦的惠農“直通車”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搶購,家住市區新農貿附近的居民們也特地趕來選購農副產品。
西市街商圈位于金華市區人民廣場商業圈的核心地帶,覆蓋西市街、文化路、恒大路和通渠巷等區域,日平均客流量2萬人次,是金華市中心最繁華、最具活力的商業區域。
為發揮商業中心的優勢,以“人氣”帶動農產品銷售,服務農業工作者,助推婺城鄉村振興,近幾年,西市街商圈聯合黨委的惠農“直通車”陸續“開進”江北銀泰城、金華一百、帝壹城等大型商場,并開設塔石鄉、莘畈鄉、沙畈鄉、箬陽鄉等多個專場,讓更多偏遠山區優質農產品和金華市民“面對面”。同時,利用直播等宣傳推廣的方式,為山區農產品搭建銷售平臺,連接婺城農民和消費者,幫助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進一步提升婺城經濟發展。
作為基層黨建惠民的措施,“惠農直通車”是婺城區西市街商圈在2018年整合商圈和周邊的28個黨組織,成立商圈黨建聯盟后的基層服務品牌。為切實以黨建帶領志愿服務,今年,商圈更是整合志愿服務資源,打造了“7+X”服務為一體的商圈“紅色驛站”,推出了“惠農直通車”“商圈電商學院”“警情陽光聯席”等特色服務,實現了商圈志愿服務的迭代升級。
“特別是成立‘紅色驛站’,這是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也是打造“金華有愛”城市形象的重要內容。”婺城區西市街商圈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商圈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負責人胡槐皎說,為秉承“金華有愛”這一鮮明亮麗的城市符號,商圈還充分發揮黨建優勢,將“紅色驛站”搭建成為“鄰里守望,情暖金華”的服務平臺。
擴大服務“半徑”,細化服務“觸角”
小小15平方米的室內,設置了飲用熱水、充電WIFI、保鮮熱餐、應急藥品、愛心雨傘、圖書借閱等基本服務,室內環境整潔。這個位于婺城區縣府里科創中心的“紅色驛站”讓園區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以及周邊居民等群體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暖心。
“每次看到快遞小哥和環衛工人在驛站里面稍作休息或者等待,我都覺得金華這座城市很溫暖。”來自河南的陳先生是縣府里科創中心的員工,他說,第一次感受到驛站的好處是一次偶然經過看到,環衛工人辛苦工作后,在驛站中拿起一瓶應急藥品緩解了身體的不適。這個場景讓他感觸很深。
縣府里紅色驛站是金華第一個以旗艦的標準打造的“金華有愛·紅色驛站”,考慮到園區的外來人員多,驛站設置了“送你一朵小紅花,獻給努力的自己”等標語,同時還有點亮微心愿、“親青戀”相親角等特色服務,向外來人員傳遞“金華歡迎你”的信號。
在擴大服務群體的同時,縣府里紅色驛站還細化服務“觸角”。據了解,驛站24小時開放,由物業方(縣府里)具體負責站點的保潔,做好每日物資補給、設備維護等工作,在硬件方面確保站點有效運轉。同時,為了方便群眾,驛站所在的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還會在固定時間安排志愿者到站點為群眾提供熱餐等服務,并做好站點志愿服務需求排摸、項目設計、公益兌換等各項工作。“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志愿者們的身影。”對于驛站的管理模式,經常來驛站休息的環衛工人趙師傅點贊道。
據了解,婺城區注重把“紅色驛站”打造成“民生服務站”。前期,全區公開征集社區公共需求和群眾服務需求,推出各類服務項目,提出“服務承諾”,讓服務更加專業、更接地氣、更貼民心。并把“紅色驛站”打造成黨員“志愿服務站”,由黨員志愿者定時定點輪流坐班,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政策咨詢、臨時看護老人小孩、指路問路等形式多樣的紅色志愿服務,以擴大服務“半徑”,細化服務“觸角”。
智慧化為志愿服務“增色”
去年,婺城區推出“黨員i家”聯盟合作協議,以“黨建+流量”的方式促進移動、電信等“流量單位”與街道、社區黨組織共建黨建聯盟,充分發揮雙方黨組織的整合作用,打造通過現場駐點、微信在線、點對點上門等方式為居民提供服務的黨員志愿服務品牌。
在合作期間,“流量單位”聚焦家庭上網質量測試和故障排除、WIFI組網優化和性能升級、智慧家庭方案咨詢與建議等方面,為社區村(居)民打造智慧家庭。同時,雙方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志愿服務等活動,將服務與需求一一對應。
無獨有偶,在婺城區部分“紅色驛站”里,掃描二維碼認識一位好友的設置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注意。原來,這是婺城區推出的“婺暖青蜂”十大關愛項目中的“親青戀”陣地。陣地與浙中在線相親園合作,將一些優質男女青年信息生成二維碼,有興趣的可以掃描二維碼聯系紅娘,獲取相親機會,同時,還可以添加活動組織者微信,上報參加活動的需求,增加社交面,惠及了眾多青年。
同時,“婺暖青蜂”十大關愛項目中的“婺里紅·微心愿”更是婺城區以智慧化體現“學史力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在設有心愿墻的“紅色驛站”中,群眾可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將本人信息和訴求的幫助填寫上報,所在鄉鎮街道、村社在后臺將微心愿統一匯總后由黨員認領。前期,區機關在職黨員已認領第一批800余個微心愿,并將心愿禮品和服務送到群眾手中。
另外,針對一些菜鳥驛站、BRT車站等人流量較大,空間狹小、無專人服務的場所,難以單獨設立紅色驛站的特點,婺城區順應數字化改革浪潮,從自動售賣機中汲取靈感,探索了便民服務一體機的新路徑,通過把售水、熱餐熱水、醫療急救、共享雨傘功能集成到一臺機器上,實現自助便民,在方便群眾之余,也節省了人力成本。
未來,婺城區還將持續推出“金華有愛·紅色驛站”黨員志愿服務站2.0版,全域做深做實“金華有愛·紅色驛站”工作品牌,打好因地制宜牌、資源整合牌和暖心溫情牌,實現“真服務、準服務、暖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