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傅偉炎)近日,城北街道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某小區違規裝修敲承重墻后,將此事通過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平臺交辦給街道綜合執法隊,綜合執法隊隊員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處置……整個事件辦理流程與時間節點,在平臺上全程留痕顯示。
這些新變化,是婺城區深入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生動縮影。按照改革思路,婺城區堅持系統集成、高效聯動、整體智治,全力打造“職能更清晰、隊伍更精簡、協同更高效、機制更健全、監督更全面”行政執法新格局,加快推動綜合行政執法由“事”到“制”“治”“智”的根本轉變,推動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以前鄉鎮(街道)有事項要求,一般是打電話。現在依靠綜合信息指揮平臺,事件實現一鍵上傳,而且可以查看案件辦理進度。”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專班副組長吳小平說,數字賦能、整體智治,貫穿于本次改革的方方面面,成為打造高效、規范化執法體系的重要“推手”。
數字賦能,執法增效。婺城依靠無人機、道路監控探頭等設備,探索推廣“非現場執法”適用領域,執法隊員不用去現場,就可以及時發現、處置相關事項。比如人行道違停執法,依托平臺接入的6000余個監控攝像頭,執法隊員只要打開平臺點擊鼠標,就可以在線查看、遠程取證。婺城區還為執法隊員們新配備一批智能執法記錄儀,實現對執法人員、執法隊伍、執法過程的集成監督。
為幫助執法隊員學習劃轉事項涉及的法律法規,婺城開發“執法藍精靈”學法App,打造掌上“云課堂”;為更好收集執法線索,開發出“婺城隨手拍”小程序,其數據與綜合行政指揮中心平臺連通,市民發現問題后,只要拍照上傳,執法隊員就可以在平臺上予以處置。
此次改革后,保留行政審批、監管權限的業務主管部門,成為線索的重要提供者。如何強化協同?婺城區迭代升級行政執法指揮平臺,全面打通數據壁壘,深化整體智治,實現高效協同。相關部門發現的執法線索若符合案件移送標準,即可通過平臺上的端口,在線轉交給綜合行政執法部門。
市民吳先生在市區經營一家面館,有時一天還會來幾撥不同的人。他們有的檢查“門前五包”,有的檢查店內衛生,有的檢查營業執照,牽扯了吳先生不少精力。實施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類似吳先生這樣的煩惱將不復存在。按照“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思路,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行政執法實現“一次檢查,全身體檢”。
“婺城全力打造‘1362’綜合行政執法新格局,除衛健、生態環境、交通、市場監管、消防5個專業性部門保留執法權限外,其余行政執法事項的處罰權及與之相關的行政檢查權,將統一劃轉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郭洪建說,執法事項劃轉后,“交出”行政處罰權的部門,并不是“一交了之”不再參與管理。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婺城區明確事項在審批許可、監管、行政處罰等不同環節的職責分工,原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履行審批、監管等職責,共同推動“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攜手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作為“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全省試點,婺城攻堅破難,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支撐執法改革效能的規范制度成果和一批行政執法改革的理論成果,目前已制定23項制度。改革行進了一周年,婺城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逐步從單純的“物理整合”,在行進中磨合,走出了一條“化學融合”之路,有效形成了高效執法閉環的新格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