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由金華城北取道新朝線,迎著青山綠水,走進萬千人家。自千年以前,這里便是人們的出游勝地。如今,這條串聯了金華北山旅游的盤上公路,融合婺城文旅發展規劃,成了沿線百姓走向共同富裕的黃金線。
在山腳下的西吳聯村,各家各戶房前屋后種著世代傳承的玳玳樹。這本是寄寓了四世同堂美好愿景的吉祥樹,如今,隨著玳玳產業鏈的逐步成熟,人們暮春摘花,初秋采果,四季觀光,讓村民們在房前屋后的土地上刨出了“金子”。玳玳花可用于制作干花,可用于提煉精油,融入日化產業鏈;玳玳果可用于制作傳統中藥的膏劑,也可加工成娃娃們愛吃的蜜餞;玳玳樹經過若干年的培育,還可融合吉祥的文化寓意,成為庭院苗木。
如此完善的產業鏈開發讓西吳聯村形成了精細的分工,種植、采摘、收購、加工……各家有各家的優勢,各環有各環的任務,各人有各人的收益。前不久,玳玳膏制作技藝還被列入婺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性項目名錄,非遺項目集中大巡展上都能看到西吳聯村玳玳產品熱銷的火熱場面。
在臨近的大嶺村,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映入眼簾。這個依山而建的村莊,占據了北山臨近市區的第一高地,盤錯的地形曾讓這里的人們紛紛下山,留下荒蕪的家園。如今,這里通過土地流轉,系統規劃,引進了3000畝橄欖林項目。由項目簽約方負責樹木管理及配套設施建設,村民作為雇傭勞動力在林間負責林木管理;除卻基礎土地租金以外,取得收益后,項目方向村民分紅。這樣的全盤規劃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項目和投資,高端民宿、影視公司紛紛入駐。在大嶺村的土地上,一張“橄欖文化”主題旅游經濟發展藍圖呼之欲出。
沿著大山向深處探秘,一汪清澈的鹿女湖水泛起粼粼漣漪。春來踏青,夏日納涼,秋風送爽,冬雪尋夢,這里儼然成了一處休憩的港灣。眼看著家門口的人氣越來越旺,20出頭的朱慶乾回到熟悉的村莊,和媽媽一起開了一家土菜館。憑著在城里學習的烹飪手藝,朱慶乾很快用山野食材開發出了一道道新菜品,為小店攢下了不少忠實粉。今年,除卻餐飲,朱慶乾家里還收拾出了十幾間民宿,供游客在鹿女湖畔放松身心、犒勞味蕾創造了空間,也為村里的共同富裕路提供了樣板。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