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孫武斌\報道組傅偉炎)近日,從空中俯瞰萬里揚金華臨江廠區,只見一幢幢廠房頂部,一片片藍色光伏電池板錯落有致、整齊排列,宛若置身一片蔚藍色的海洋。這是金華市區首座大容量“空中電站”,正不斷吸收陽光散發出的光和熱,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
萬里揚是婺城區一家生產汽車變速器的上市公司,也是一家用能大戶。由企業自建的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4兆瓦,由8萬余塊高功率單晶硅光伏組件組成,覆蓋面積近25萬平方米,年發電量達2250萬千瓦時。按照電站運行25年計算,可為企業提供近6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等廢氣近260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萬里揚副總裁任華林介紹,為做好節能降耗和“雙控”工作,企業采取四大舉措,即自建光伏發電站、加快“未來工廠”建設、合理調配峰谷用電、減少照明用電及空調使用。公司整體增加值能耗比市區制造業平均低40%左右。
今年以來,婺城區緊緊抓住節能降耗這個“牛鼻子”,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積極發展光伏、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同時發揮政策的有形之手,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全方位引導企業綠色發展,促進企業提質、增效、降耗。
在婺城區竹馬鄉浙江虎鷹水泥有限公司,進入廠區,沒有彌漫的粉塵、嘈雜的機器轟鳴,煙囪里冒出的是淡淡的水蒸汽……“利用余熱發電技術,可以使每噸水泥熟料成本下降20多元,全年生產成本下降近1000萬元,減少碳排放近2萬噸。”該公司副總經理樓美善說。
目前,與“虎鷹”同為水泥企業的“金圓”“南方尖峰”等用能大戶依靠科技節能減排,正變身為節能“精算師”,變頻節能技改、資源綜合利用……在減碳降耗上處處精打細算。
根據不同企業實際,婺城實行“一企一策”,專班研究,照顧企業合理訴求,從9月開始,對高耗能企業及D類企業嚴格開展用電負荷實時監測、每日動態分析、實地走訪,對用能大戶用電進行分類管控。
據統計,近段時間以來,隨著能源“雙控”工作的深入推進,婺城區高能耗企業日均用電下降100多萬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呈大幅下降趨勢,取得能源“雙控”的階段性成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