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華市交投公交集團19路線駕駛員翁希亮行駛到終點站時,發現車上一位小男孩沒有下車。
“小朋友,你要去哪里?”翁希亮走過去問道,男孩立刻哭了起來。看到這一情況,翁希亮一邊安慰男孩,一邊啟動公交守護驛站流程,把男孩帶回辦公室。經過溝通了解到,男孩今年11歲,這是他第一次獨自乘坐公交,由于不太熟悉站點,一不小心就迷路了。隨后,工作人員聯系上男孩的家人,將其安全帶回了家。
對于司機來說,一句關心和問候,不過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但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這一句關心猶如及時的甘霖,緩解了擔憂和害怕,更在他的心底種下了助人為樂的種子。
其實,這樣的暖心之舉時常會在婺城上演,文明的種子播撒在這座城的每個角落,隨著秋風拂來結成累累碩果。
近日,沙畈鄉衛生院組織家庭醫生團隊前往沙畈鄉南山殘疾人之家開展免費體檢活動,幫助提升殘疾人群的生活質量。
殘疾人除了了解到自身目前的健康狀況外,還在衛生院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學習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知識。
殘疾人群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但由于各種因素,對自身的健康問題更容易忽視。因此,社會各方力量應以更大的責任和擔當,向殘疾人群送去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在全社會營造出良好向善的氛圍,保障他們的基本權利和生活,讓他們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禮讓斑馬線、排隊守秩序、就餐講節儉、垃圾精準分類……社會樹新風,人人講文明,近年來,婺城百姓文化素養、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以前小區里的路面坑坑洼洼,現在路面平整干凈,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出行的心情都變好了!痹诔潜苯值浪募緢@小區住了20多年的徐阿姨,對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連連稱贊。
據了解,四季園小區建于2002年,原先有基礎設施老舊、雨污混流、外立面斑駁脫落等老舊小區的“通病”。2019年5月,小區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新增健身器材、外立面和內墻刷新等改造工程,小區的顏值和品質都得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加。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城市的內在氣質……文明不僅“看得見”,還“摸得著”,它體現在城市建設的一街一景中,也體現在居民的一言一行中。讓我們善作善成,久久為功,將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營造出更加崇德向善、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