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武斌)如果將一座城市的主干道比作“大動脈”,那么背街小巷就像城市道路中的“毛細血管”,連著千家萬戶,關系百姓生活。自開展文明城市創建以來,婺城區把背街小巷環境整治作為城市管理重點,用“繡花”功夫織補城市“里子”,在老舊街巷改造中,明確打造“婺州老味道、城市新品質”主題,形成一街巷一特色,打造文化金名片。
近日,記者走進被喻為“千年古城看此巷”的酒坊巷,從將軍路拐進小巷,“酒坊巷”三個古樸簡約的大字就映入眼簾,一幢仿古門牌坊更彰顯小巷悠久的歷史文化。沿著青磚石街而行,酒坊巷兩側的商業街修葺一新,門店外墻體統一成了仿古式青磚樣外觀,民國風味醇厚,十分有文化特色。走到北端,就來到了夾在勝利街和旌孝街之間的石榴巷。
“在我的印象中,石榴巷以前是灰撲撲的,舊房子、舊圍墻,兩側都是那種擁擠地塞滿貨物的雜貨店、小吃店!痹谑裣锷盍硕嗄甑囊晃焕辖址徽f。
顯然,那個“灰撲撲”的石榴巷,只能留在人們記憶里了。去年以來,石榴巷被列入打造市級“特色示范街巷”名單。婺城區創建辦、五改辦、城東街道,以及八詠樓社區從立面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著手,讓石榴巷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石榴巷,到處都有“石榴”的身影,彩繪的既色澤鮮亮飽滿又栩栩如生;寫意的雖筆法簡練卻神形兼備;鏤空雕塑通體正紅,圓滿而喜慶……還有那些關于石榴的歷史、贊美石榴的詩名,優美而動人,讓人了解石榴蘊含的品質,傳遞“多福多子”的美好祝愿。
同樣,家住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馬路里的居民,每到傍晚,大家都會三五成群地到家門口的老巷子轉轉,因為這條街巷宛若一座婺劇文化“展覽館”!坝心樧V、劇照,還有戲服,真是難得一見啊。”有的居民逢人就介紹起街巷的前世今生。
“古街雖舊,卻是金華的老底子!辨某菂^創建辦負責人介紹,在推進文明城市創建中,婺城區大力挖掘如馬路里、酒坊巷、石榴巷、紅軍巷等一批古老街巷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根據每條街巷的歷史文脈及道路特點設置了不同主題,一街一文化、一巷一主題,對小巷進行了改造升級,使小巷面貌煥然一新。
據悉,今年年底前,婺城還將完成老城區的62個老舊小區,總建筑面積達4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200多戶的老舊小區改造,把一條條古老的街巷串聯成景,迎來華麗“蝶變”,為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讓文明在城市里蔚然成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