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蔣雯)“現在的垃圾房干干凈凈,結伴去丟垃圾時我們還能交流一下垃圾分類經驗,真是好呀!”“是的,現在丟垃圾很講究的,要把廚房垃圾裝一袋,其他雜物垃圾裝一袋,能夠賣錢的紙板裝一袋……”這是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錦繡東方小區實施垃圾房提升改造后,居民周姐和鄰居唐大哥之間的一段對話。
據了解,紅湖路社區錦繡東方小區原來的垃圾房外觀比較陳舊,房內空間狹小,無法滿足居民垃圾分類的要求。為此,紅湖路社區對其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造升級,從垃圾房內部適用性與外部觀賞性以及周邊配套設施等方面入手實施全面改建,將其編號,并配備滾動電子屏、照明燈、攝像頭、洗手池、工具間等設備,將垃圾房提檔升級。
為了讓小區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紅湖路社區工作人員專門制作“兩定四分”公益廣告及易拉寶等進行宣傳,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正確率。同時,在垃圾房投放口位置清楚標明垃圾分類的種類與定時投放時間,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精準性。
紅湖路社區黨委書記呂桂彥介紹,接下來,紅湖路社區會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千校進千街”生活垃圾分類系列社區宣傳實踐活動,提高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水平,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