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日前,在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各項數字化改造項目有序進行,村中鄰里和睦融洽,“幸福家庭”等各類評選有條不紊……這些美麗鄉村里的井然秩序,得益于多年來的法治村建設和法治文化氛圍的持續營造。近些年來,下張家村先后獲得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省綠化示范村、省特色旅游村、金華市文明村等30多個榮譽稱號!安杌ù濉崩锸㈤_了“法治之花”。
“依法自治是我們村致富的關鍵,是茶花產業發展的推動力。”下張家村黨支部書記錢瑞華說,“1976年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集體欠債3萬多元,如今能成為遠近聞名的“茶花村”,和我們村干部辦事依法依規,公開透明是分不開的。村干部依法辦事,老百姓就服氣,愿意跟著我們發家致富!痹摯逵写逡幟窦s,村里各項事務都有具體制度規定,還成立了農村經濟合作社、茶花協會,逐步打造茶花品牌產業并延伸出村,走出了一條特色強村、法治興村之路。
據了解,下張家村在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的基礎上,以黨建引領自治,以法治保障安定,以道德浸潤人心。村里建立了茶花文化大禮堂、黨章宣誓墻、村民說事亭、道德評議室,村中心設置了法治宣傳欄,主要干道樹立了法治標語牌,一走進村里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法治文化、道德文化氛圍。
據悉,下張家村每年舉辦茶花文化節時,村法律顧問都會到現場開展法律咨詢,除此之外,法律顧問還會每月一次會到村走訪,為村里的重大事項把關,給黨員村干部上課,幫老百姓解答法律疑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已經融入村莊治理的方方面面,健全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扎實推進農村平安建設,打造了“鄰里心連”調解工作室、村級綜合信息指揮室,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此外,下張家村還依托宣傳窗、多媒體設備等宣傳媒介集中開展普法活動,依托文化大禮堂經常性開展法治教育活動,如黨員志愿者“憲法入戶”活動,《民法典》宣傳活動等。在鄉村治理過程中,下張家村積極探索以民主法治為基礎的治理模式,結合“茶花文化”特色,整合多種資源,創新多元形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格局。該村以村規民約為指導,加強法治隊伍、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擴大法治宣傳影響力,同時充分發揮農村法律顧問作用,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不斷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有效夯實了依法治村基石,法治文化讓這個遠近聞名的“茶花村”更加美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