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金權)“這個共享法庭模式,極大地方便了我們工作,減少了來回的時間,同時通過司法確認的形式,也減少了我們和當事人的訴訟費、律師費這些成本。”近日,在寧波銀行金華分行“共享法庭”里,剛參加完網絡庭審的銀行工作人員馮駿安說道。
據愁,于某在2019年5月向寧波銀行金華分行申請了信用卡額度20萬元的信用卡,授信期限五年,從今年5月開始逾期,后續陸續還款4萬余元,寧波銀行金華分行催討無果,便將于某訴至婺城區人民法院。
傳統模式下,該類信用卡糾紛均是在法院法庭內開庭審理,因考慮到于某對進法院一事有抵觸情緒,經過溝通,法院決定采用線上“共享法庭”審理。庭審期間,法官胡曼在法庭通過視頻連線原告和被告3人。通過網絡這種形式,當事雙方情緒明顯放松了很多,經過半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當事人便達成一致,簽署了調解協議。
“本期案件用傳統的方式應該在本院進行開庭審理,但考慮到本案的被告抵觸情緒比較大,所以我們今天選擇了線上利用金融‘共享法庭’進行審理,從整個庭審的過程來看,被告的心態更放松,調解意愿更強烈,自動履行的意愿也很強烈,整個庭審的調解過程很順利。”婺城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愛軍介紹,這樣的效果正是得益于“共享法庭”審理模式。
據了解,“共享法庭”是婺城法院推進數字化改革,結合法院的工作實際情況,推出的一項線上司法便民措施。“共享法庭”依托法官進網格、進社區為切入點,以“浙江移動微法院”“浙江解紛碼”等網絡應用平臺,實現法官與當事人在線上溝通交流互動,實現法律咨詢、立案、委托送達、調解、審判等基本功能,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規范、便捷的司法服務。
目前,婺城法院已完成100家“共享法庭”的掛牌安裝,接下來將逐步在轄區內26個鄉鎮(街道)426個社區行政村設置“共享法庭”點位,為基層群眾全面提供法律咨詢、集中授課、調處糾紛、司法確認等司法服務,真正將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