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浙江省市縣(區)紀委三級聯動組織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婺城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市場監管局等13家職能部門迅速行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細化治理、縱深推進治理工作,各紀檢監察組織跟進監督,目前全區15個治理項目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并于10月23日在“婺城發布”“今日婺城”予以公示,全面接受群眾監督。為繼續深化搞整治,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讓治理成果為更多人所了解,整治問題引起更大范圍警示,現將6起治理過程中查處的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婺城區某食品店、某保健品店涉嫌經營有毒有害食品案。2021年5月,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市區某食品店、某保健品店進行檢查,并對現場部分保健品進行抽檢,在大部分樣品中均檢測出保健食品中嚴禁添加的物質——西地那非。當事人行為涉嫌經營有毒有害食品,涉案人員共4人,已移送公安機關。
2.婺城區李某涉嫌生產銷售假藥案。區市場監管局采取“線上”收集線索和“線下”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網絡銷售假藥進行打擊,在收到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線索并查獲涉嫌違法藥品后,聯合公安機關執法人員對嫌疑人李某的家和地下車庫進行了突擊檢查,現場搜出疑似三唑侖片等物品若干,其中標示為“三唑侖片”樣品實際為維生素B6。當事人行為涉嫌生產銷售假藥,涉案人員共3名,已移送公安機關,涉案金額150余萬元。
3.婺城區某汽車油漆店未按規定儲存油漆、稀釋劑等危險化學品案。今年5月,區應急管理局在開展危化品企業“低、小、散”問題專項檢查中發現,婺城區某汽車油漆店未按規定儲存油漆、稀釋劑等危險化學品,違反了安全生產相關規定,區應急管理局依法對其處以罰款人民幣6萬元。
4.婺城區青春小區某戶無證違規辦學案。2021年10月,區教育局聯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公安分局對群眾舉報的青春小區某戶疑似違規培訓行為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有13名小學生正在進行作業輔導,年級涵蓋小學二年級到六年級,共有三名教師,負責人朱某無教師資格證書,另有一名退休教師、一名助教。該場地無學科類培訓資質,屬無證違規辦學。區教育局當場出具《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舉辦方立即停止辦學,退還學生家長學費,并將該案移送行政執法部門立案處理。
5.某境外冒充公檢法人員電信網絡詐騙案。11月7日,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發出預警,站前派出所轄區內某群眾正與一名境外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通話,涉嫌詐騙。站前派出所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視、迅速反應,在當事人被誘騙準備激活下載對方要求的相關APP之時,民警及時阻止,揭穿“假警察”的真面目,成功勸阻一起電信網絡詐騙,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6.白龍橋鎮葉店社區村集體自留地被長期占用問題。自2005年起,葉店社區80畝集體自留地被4位村民陸續占用。今年專項治理過程中,區農業農村局、白龍橋鎮政府開展聯合行動,積極溝通協調,目前4人已全部搬離并拆除違建房屋,80畝土地全部收回村集體,其中30畝已出租,將每年為村集體增加45.9萬元經營性收入。
下一步,區紀委區監委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持續深化專項整治,不斷推進專項治理走深走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