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今年是建黨101周年,讓我們一起聚焦那些奮戰在婺城經濟社會發展一線的黨員干部,他們在婺城建設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的征程上,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他們傳承紅色基因,以服務廣大群眾為己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他們立足本職、傾情奉獻。他們奮發進取、干事創業。他們燃燒自己,釋放能量。他們用實際行動塑造著共產黨員的政治品格和先鋒形象,用責任與擔當展示著婺城黨員風采。
王風勇往直前為人民,永續傳承是紅心
“七一”近了,王奕的系列作品《勇往直前為人民》也進入了創作的尾聲。作品表現的是解放軍黨員突擊隊在抗洪搶險中英勇戰斗的情景。在王奕的心里,“七一”是個重要的節日,解放軍是五星紅旗下最可愛的人,這一切源于爺爺王風于她成長中耳濡目染的影響。
“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爺爺是新四軍老戰士,他在我小的時候經常給我講新四軍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就深深地培養起對黨,對我們人民軍隊的崇敬之情!蓖蹀日f。
王風原籍義烏,1922年出生,抗日戰爭時參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離休,曾獲國家文化部“藝術研究院一級剪紙藝術家”稱號、“中國剪紙藝術家”稱號;獲中國剪紙德藝雙馨獎、浙江剪紙藝術終身榮譽獎……老人一生愛好書畫,被譽為“金華第一剪”。今夕隔世,百年一眼,老人已踏入百歲高齡,一顆赤誠的向黨紅心貫穿了他生命的始終。
從紅色沃土里成長起來,由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王風成就了金華剪紙,金華剪紙也成就了王風。
王奕時常記起,爺爺一把剪刀不離手,一邊剪,一邊跟她念叨:“爺爺小時候,家庭窮苦,鄰里鄉親經常幫助我們,你太奶奶逢年過節就剪些窗花送給鄉親以示感謝,爺爺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剪紙!
在王奕看來,爺爺的指間創作是平靜緘默的,一顆紅心卻是熱烈赤誠的。1999年,王風創作了剪紙作品《愛我中華》,并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全國剪紙展中獲金獎,在2002年中國剪紙藝術大展獲金獎,在1999年和2003年的中國剪紙藝術節獲金獎。喜迎北京奧運會期間,他與女兒王愛民共同創作了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五福娃為原型的剪紙作品,表達了兩代剪紙人對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福。
人生路漫漫,王風已跨過百歲高齡,卻始終如一,孜孜以求,堅持傳承著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更將一顆閃閃紅心于點滴生活中傳遞給了子子孫孫。如今,剪紙作為婺城區代表性非遺傳承項目,進校園、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王奕作為新一代剪紙藝術非遺傳承人,將一張張紅紙里深藏的紅色印記傳遍婺城大地。
(記者 張苑)
宋園春堅守初心為民服務,款款真情溫暖民心
在婺城有這樣一位“中國好人”,她助人為樂,為300多對年輕人牽線搭橋;她擔當作為,挽救了幾十名憂郁脆弱的生命;她敬業奉獻,一人管理七八個工作室。她就是“和姐”宋園春,也是婺城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城西分中心民情民訪代辦員。
年過花甲,本該在家含飴弄孫享天倫的她卻選擇為群眾奔忙,早出晚歸、風雨無阻穿梭于社區、村莊、學校等地,由于熱心公益,待人熱情,做事雷厲風行,于是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宋大姐”。2014年4月,宋園春從鐵路崗位退休后,被《金華老娘舅》欄目特聘為調解員,同年,成立“和姐”工作室,全身心投入調解工作。2015年,宋園春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室,之后,團隊壯大,從她一個人變成幾十人,其中包括公安民警、律師、代辦員、志愿者等。2019年3月,婺城區推出民情民訪代辦服務,宋園春團隊入駐城西街道代辦站。截至目前,已接辦上千件事項,辦結率98%,服務群眾1000多人,挽回經濟損失800余萬元,得到了群眾滿滿贊譽和信任。
“我是一名黨員,我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彼螆@春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不是在調解,就是在去調解的路上”更是她的生活寫照。宋園春擅長調解家庭情感糾紛、鄰里糾紛、勞資糾紛等,她退而不休,每天奔波不停,除了調解外更是多次受邀分享個人代辦經驗,撰寫個人代辦日記幾百篇,累計十幾本代辦日記,并耐心教導新上任調解員,培養新的“代辦員”,讓為民服務的精神代代相傳。
6月18日至23日,宋園春全程參加了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認真聆聽了省委書記袁家軍所作的黨代會報告,認真參加金華代表團審議,并向大會提出了意見建議。
“經過這次大會,我對黨代會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對我今后履行黨代表職責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弊鳛橐幻兄嗄昊鶎诱{解經歷的調解員,又有著黨代表、人大代表雙重身份,宋園春認為,自己應該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把省黨代會的精神學習好、貫徹好、宣傳好,做到貫徹精神與做好本職工作相結合,在“兩個先行”中勇擔當、作表率,用實際行動在民情民訪代辦、矛盾調解領域更大地發揮團隊優勢。
正如黨代會報告中所提到的,基層矛盾要用基層民主來解決,宋園春將堅持“五辦”“五心”發揮專業優勢,繼續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糾紛、增進社會和諧,持續擦亮婺城區民情民訪代辦“金名片”,在平安婺城建設中奮力推進“兩個先行”。(記者 張曉君)
方銜服務為民,是我永恒的追求
方銜是婺城區雅畈鎮汪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在擔任村支書之前,他一直在外地工作。2014年,他決定回家鄉發展。他為人忠厚,是個熱心腸的人,回村之后被村民推選為村民代表,還加入了當地的民兵組織。
幾年前,羅店鎮發生洪災,急需大量的抗洪救險人員進入到一線進行救援,面對救援人員短缺的情況,方銜主動向組織提出隨救援隊前往一線。在救援一線,方銜親眼目睹了許多黨員在一線以身作則連續戰斗十幾個小時不停歇,有人甚至不顧自身安危沖進即將傾塌的房屋,挽救了行動不便老人的生命。這一幕幕情景讓方銜的內心深受觸動,心中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從此便在心中埋下了想要加入這支光榮隊伍的種子。經歷幾天幾夜的救援奮戰后,方銜精疲力竭卻沒有停下腳步,稍作休整之后又隨隊前往蘭溪進行抗洪救災。
抗洪救險他沖鋒在前,村中的事務他也十分上心。作為村民代表,方銜幫助村里處理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本著不辜負村民的信任,為村民辦實事的心情,方銜認真研究汪家村的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針對汪家村現狀制定工作方案,將垃圾分類這塊村中最繁重的活兒干得十分出色。同時,方銜善良、踏實肯干的為人和一心為村民辦實事的態度也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經過幾年的歷練,本著對黨組織的向往和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方銜于2017年入黨。因村民們對他的工作十分認可,2020年10月方銜當選汪家村黨支部書記。任內,方銜致力于汪家村燕語湖和神農居生態康養中心的開發,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將其打造為熱門旅游景點,發展綠色經濟,為村集體創收,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當問及汪家村未來的發展藍圖,方銜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汪家村山好水好,借助燕語湖和神農居的生態旅游開發,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村文旅項目,不僅要讓村子變得越來越美,還要讓老百姓富起來!
當談及黨員的使命,他語氣堅定地說:“黨就是一面旗幟!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就是我永恒的追求,群眾無論在何時何地需要我,我都義無反顧!”方銜在婺城大地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見習記者 童暢)
趙濤投身文旅,為婺城發展貢獻力量
趙濤現任金華市婺城區文旅公司副總經理,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2017年,因心系家鄉,他回到了金華,20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趙濤大學時代就在黨員的帶領下做了許多志愿服務,隨著對黨組織的深入了解,趙濤對黨的思想理論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他更加意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為人民,做實事的好政黨。他渴望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黨的引領下去實現人生價值,而回到家鄉,為家鄉作一點貢獻,也是趙濤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想。
趙濤任職金華市婺城區文旅公司期間,主要分管旅游和文化兩條線。當談及為何要加入金華市婺城區文旅公司,趙濤說:“我始終覺得家鄉的旅游發展是極具潛力的,我非常希望有機會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多年的文旅從業經歷,助推金華旅游行業的發展,打造一批有主題、有特色的文旅項目!壁w濤利用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偏遠鄉鎮的老百姓共同致富,以旅游為載體,將當地的鄉村旅游資源挖掘出來,最終形成多個優秀的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解決部分農村人員的創收問題,同時讓城市里面更多的人去欣賞農村美麗風光。此外,趙濤將紅色歷史文化與城市內部的一些元素相融合,利用城市的公共空間,通過規劃設計,用文化作品去打造更多紅色知識的宣傳陣地。
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公司接到上級任務,號召黨員員工前往奔赴第一線參加抗疫。在如此嚴峻環境之下,無數公司黨員帶頭站出來,走向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當時還未入黨的趙濤火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同黨員一道參加戰斗。在金華與外省市交界的高速公路口,趙濤負責查驗過往車輛與人員。在高速路口值班的這些天,趙濤穿著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為了減少去衛生間的次數,盡量少喝水,一天只能吃一頓飯睡幾個小時的覺,但他從未說過苦,因為他深知,想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有著神圣使命感,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趙濤心系家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危急時刻勇于作為。他扛起了黨員的責任,踐行共產黨人的誓言,敢于擔當作為,從腳下出發,履行職責、不斷開拓創新、展現了婺城人的新作為!(見習記者童暢)
駱暉攻堅克難,一線保障重點項目
駱暉,中共黨員,現任安地鎮地政規劃建設辦公室主任、安地自然資源所所長。曾參與婺城區上千個項目的規劃前期審批,參與包括高鐵新城在內的十多個重點區塊征遷政策指導,參與解決雙溪源項目、香溪玫瑰園項目等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任職期間曾作為規劃方面負責人參與安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城鎮建設等工作,安地小城鎮建設、美麗城鎮建設均獲省級標桿。
由始至終,駱暉一心向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他于2011年參加工作,當時的他還是原婺城規劃分局的一名聘用人員,從事窗口審批業務工作。雖然專業不對口,他憑著自身的勤勉,自學規劃業務,半年后基本掌握業務流程,兩年后能在窗口獨當一面。工作期間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換位思考,獲得了辦事群眾的好評,還曾多次獲得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的先進榮譽。2014年,駱暉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2016年10月考入安地鎮政府后,駱暉扎根基層,腳踏實地,服務民眾。從編外人員到公務員,駱暉的初心未曾改變,他說:“對于黨員的初心使命,最好的踐行就是在平凡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2021年,作為金建鐵路征遷政策指導組的成員,由于日日夜夜的高強度工作,駱暉突發急性肺炎。在醫院極力要求住院治療的情況下,他仍然堅守崗位,不缺席任何一次政策組會議,每天掛完吊瓶就回到崗位商討政策直到深夜,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班加點對駱暉而言似乎是常態,“每個區塊攻堅我們都會連續加班,記得之前車頭區塊改造時,有一個疑難戶對房屋產權認定有異議,從晚上10點我們開始解答政策,分析歷史原因,最后勸說簽約,經歷4個小時,直到凌晨2點順利簽約!彼貞浀。這些年來,他始終用愛心和耐心解民困、紓民憂。
自參加工作以來,駱暉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見習記者 汪詩涵)
李靜麗任勞任怨,架起群眾“連心橋”
李靜麗,2022年新發展黨員,現任城東街道辦事處宣傳干事。
為什么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李靜麗的答案是耳濡目染,心之所向。因為父親和祖父都是共產黨員,都是軍人出身,在他們的影響下,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憧憬和心愿悄然生長。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辦實事,是她參加工作的初衷。
疫情防控期間,李靜麗主動參與疫情流調工作,作為防疫數據專班的成員,她不斷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盡心盡力完成工作任務。深夜還亮著的電腦屏幕,周末和假期也不停歇的電話鈴聲,源源不斷的工作數據和表格,那段日子里,這些場景正是李靜麗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身為一名年輕干部,李靜麗始終抱著學習的態度,她說:“疫情期間,身邊的黨員同志沖鋒陷陣、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我,很多社區干部還是年輕的‘寶爸’、‘寶媽’,他們連夜工作,不曾喊累,我就更提不上辛苦了。”繁重的工作并沒有打擊她入黨的決心,恰恰相反,在工作過程中,身邊的黨員榜樣讓她受到了精神的感召和指引,更加堅定地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自2019年進入城東街道辦事處以來,李靜麗陸續參與了黨政辦、宣傳線、城管辦工作,第一次因辭藻堆砌的文章被領導指出問題、第一次設計“學黨史”活動并與商家聯系、第一次迎接上級部門臺賬檢查、第一次通宵熬夜工作……在兩年時間里,李靜麗在基層工作中不斷汲取經驗,不斷在摸索中尋找前進的道路,終于,當年的懵懂青年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面對未知領域也能從容應對、傾盡所能的新一代年輕干部。今年5月,李靜麗如愿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日后,我也會保持謙遜的態度一直學習,向優秀黨員看齊,爭取早日轉正!”談到未來,她意氣風發。
基層是維系黨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年輕干部是黨事業發展的希望,年輕干部在基層工作中需要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爭做改革創新的“排頭兵”、業務精干的“智多星”、任勞任怨的“孺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
(見習記者 汪詩涵)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