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紅星)一架無人機盤旋升空,對建筑物及周圍環境進行測繪,配套的電腦上出現了三維立體點云圖像,只要點點鼠標,就能即刻獲取數據信息……這便是無人機航拍3D測繪建模技術。近日,記者來到婺城區安云小鎮智慧產業園,東田科技負責人陳靈峰正在通過測繪處理軟件制作實景建模。
“畫面中顯示的區域占地約50平方公里,我們只用了10架測繪無人機,花費了3天時間便完成了全部拍攝工作。”陳靈峰介紹,測繪無人機底部搭載了高精度激光雷達,對地形地貌與建筑進行實景測量,不僅保障了采集數據的準確性,也大大提升了測繪作業效率,目前在土地確權、建筑施工等領域應用廣泛。
據了解,東田科技是婺城區一家集智能無人飛行器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科技企業,于2020年入駐安云小鎮。該公司自主研發無人機專利10余項,擁有創新能力出色的研發團隊和專業的飛行服務團隊,為政府、企業、個人在農業植保、地理測繪、資源勘查、環境監測等諸多領域提供數據支持和飛行服務,業務覆蓋全國多個省份,年產值超2000萬元。
陳靈峰扎根無人機行業已有數十年,在他看來,拓展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以及精準化的服務產品,科研技術是第一要素。“在技術研究上,以農用無人機為例,無人機起降次數多、續航時間短,同時低空低速飛行的穩定性和噴灑技術都有待提高。”陳靈峰介紹,東田科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院校建立了長期深度合作,致力于研究無人機產品轉型升級,解決無人機到落地層面的“水土不服”。
超長續航多旋翼農用植保機C103WD4-10的誕生,是東田科技解決農用植保機長續航和編隊作業的一次巨大的技術突破。通過電池容重比、飛行控制系統程序、動力系統電損等核心技術系統的優化,該機器續航時間達到了市場上普通農用植保機的3倍。同時,東田科技通過實施無人機編隊作業,進一步解決因農業病蟲害防治周期短、作業任務重、飛手緊缺帶來的農業低效率、高成本問題。
眼下,正值單季稻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東田科技的飛防專業技術團隊正奔走在鄉野田間,為農戶提供無人機統防統治作業。據介紹,今年以來,僅金華本地,東田科技農用植保機飛防技術服務團隊已服務水稻、茶葉、果樹、小麥、蓮藕等農作物近20萬畝。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