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人理發真的不要錢嗎?這手藝真不錯啊,下次還在這嗎?”
“保證免費!我每周六都來。”
7月9日,又是一個周六。天空驕陽似火,但江北人民廣場上卻熱鬧非凡,不少人在樹蔭下乘涼,還有人在理發。記者在廣場一角見到了身穿志愿服的“Tony秋”,她一手拿梳子,一手拿推子,正在為一位老人修理發型。她臉上汗如雨下,時不時和“顧客”發生開頭那樣的對話。
“Tony秋”名叫李令秋,如今已有60余歲。從去年4月開始,李令秋每周六一早都會帶著理發工具出現在人民廣場,和其他兩三個志愿者一起免費為市民理發,主要為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群體服務。最久的一次,她從早上八點多開始,中午十二點多才結束;最多的一次,她一個上午為二十七八位老人理了發。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李令秋和志愿者章有林、張群英三人共在廣場上義務理發3500余人次。
“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理發師,但之所以自學理發,是因為我父親之前住院三年,找不到人愿意上門理發,我就自己買了工具給他修理,F在,我丈夫和兒子的頭發都是我理的!崩盍钋镎f。光給家人理發還不夠,她還下鄉給抗戰老兵、上門給殘障人士、到廣場給老年人等任何有需要的人理發。哪怕是出門旅游,她都隨身帶著理發工具。如今,理發工具已用壞了兩把,她又買了兩把新的。
每到周六,李令秋總是風雨無阻前往廣場。但理發并沒有聽起來那么簡單,在理發過程中,李令秋時而側身時而半蹲,有時一剪就是好幾個小時,站得小腿發青,也沒時間喝水休息!暗易鲋驹负荛_心,因為這是為人民服務的好事。”李令秋說。
經過李令秋的一雙巧手,換了發型的老人們都笑開了花,嘴里不住地道著感謝。一傳十,十傳百,住在附近的不少居民都知道人民廣場有個手藝不錯且免費理發的志愿者。
有一次,一個女士急匆匆地來廣場找到李令秋,請求她上門幫86歲臥病在床的母親理發。此前,這位女士找了幾家理發店,他們哪怕是加價都不愿意上門服務。李令秋了解情況后,當即找了其他志愿者一起去幫忙。四個人合力抬起老人、扶坐在凳子上后,李令秋便幾乎全程半蹲著,邊扶著老人邊細心為她理好了發。
“多付出才能快樂自己!崩盍钋镞@么說也這么做。不僅是理發,她還堅持做志愿5年多,走哪里就把公益做到哪里,積極參加慰問孤寡老人、給空巢老人上門送飯等公益活動。她在疫情期間主動成為旌孝街社區志愿者,在核酸檢測點維護秩序、測量體溫,在奉獻中發揮余熱,傳遞愛心和溫暖。(記者 吳錚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